第五十四章 :堰塞湖上的‘挑夫’(1/2)
第五十四章:堰塞湖上的‘挑夫’
6月7日,昨天连长说今天要上坝打突击,本以为今天会有一场‘硬仗’要打的,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的我们凌晨5点钟就已经醒了。不想,直到早上6点钟才听到正常起床的哨音响起,起床后的我们端着洗漱用具刚走出帐篷,立刻就被天空里凌乱吓着的细雨逼退了回来。
“好冷!”才从被窝里爬起来的我,竟不由得被遽然下降的温度冻得一阵寒颤连连,直到迅速穿上迷彩外套才感觉身上的温度上升了些的我,才又继续洗漱去了。
路过炊事班做饭的营地时,就瞧见炊事班的同年兵温大财在司务长和炊事班长的带领下,三个人穿着雨衣吃力的拉展一张遮雨布往一堆木材上盖去,
看到他们的举动,我心里顿生疑惑:“不是带了好多做饭用的柴油吗?为什么他们还要对几根破木头这样保护有佳?”赶忙洗刷完毕的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的我再次回到方才碰到司务长们的位置说出了心里的不解:“黄班长,不是有做饭用的柴油吗,为什么你们还要把这些烂木头用雨布盖起来?”
“还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撤离这个地方呢,带来的做饭的柴油根本就不够用,只能每顿饭用来引引火用着。因此,我们能尽量节省就节省,免得到时候真的没了干着急。”炊事班长一边回答着我,一边继续拉展雨布。
雨势越来越大了起来,看着炊事班几名战友十分努力的护着柴火不被雨水淋湿的样子,内心里一阵感慨的我放下洗漱用具也加入他们的队伍,随后路过的许多战友们也加入了进来。很快,在大家伙的共同齐心协力之下,用来做饭的一大堆柴火终于幸免于被雨水淋湿的下场。
柴火被救了回来,以为司务长和炊事班长会立马脱下笨重的雨衣做早餐。哪知?他们却是穿上雨衣直接走上了用铁皮箱铺就的灶台上操起刀具切起菜来了。
再次有些疑惑不解的我追问道:“司务长,你们仨穿着雨衣切菜不热呀?”
“热,怎么不热?肯定热呀!可是,你看看这鬼天气,干燥的柴火是多么的珍贵。要是万一不小心把做饭的火给淋灭了,我们还得去穿雨衣再回来抢救柴火。这一去一来在干燥的木材都会变成浮木,所以,只要雨不停,我们就得穿雨衣随时准备保护柴火。”
‘柴火无价,人可以被雨淋湿,但柴火决不能淋湿。’感动。除了感动,在我再也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我们亲爱的战友们。要不是这件事,炊事班的工作平时在我的眼里就是八个字‘平淡无奇,理所当然。’然而,经历早上这件事后我明白了,在这抗震救灾的现场,做饭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充满的了艰辛。
知道了炊事班战友们的艰辛,早饭我吃得特别饱,碗里吃得特别干净。珍惜战友们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们的工作。
尽管天空中飘落着丝丝细雨,尽管山里的气象看起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可能。但是,6:40,我们准时集合风雨无阻的朝着堰塞湖坝顶出发了。我们今天的任务是要趁着这凉爽的气候玩一把‘抢滩登陆’,争取能在堰塞湖搞两个来回的爆破和出渣。
随同我们一起出发的还有昨天直升机运送来的近15吨重的箩筐、扁担、绳索等等小型机械工具。所以,在上坝顶之前,还必须把这些也连同一起运上坝顶。远离了现代化的吊装装备,只能靠肩扛背挑的我们咬了咬牙,很主动的走到一辆运送物资的东风卡车旁,顺手操起觉得最重的装备扛起。为了尽量少走些回头路,我们每一个人都竭尽所能的负载最大重量,扛凿岩机的战友们除了背上一台凿岩机外,手里还拽着两根扁担或者镐头;背箩筐的战友觉得藤编的箩筐太轻了,结果是3个人用绳索一缠绕像堆积木似的,一气将近80个箩筐全揽在了身上,远远的看去就像是人形版的蜗牛背着个房子;扛扁担的战友们则是两人一组将麻绳都穿在扁担上抬着……,每个人的负重基本上都在45公斤以上。
浩浩荡荡的的50人队伍终于上山了,这个队伍里有将军、有士兵,有战士、有军官,大家不分彼此的从煤矿小径一直延绵到山脚底下,其中年龄最小的不过19岁,年最大的超过60岁。肩负着这么重的物资,在这种怪石嶙峋并近70度的坝体山行走,很艰难。我们只能弓着腰,一手扶着石块,一手借助其它的力量掌握身体的平衡,汗水不经预告的在下颌形成一串水线。
坡越来越陡峭,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吃力,方才稳健的步伐只能缓慢下来,好几次我都想将驮在背上的物资扔下。可是,每当我一抬头看见前面只有入伍不到一年半的上等兵郑奇伟,正努力的向上攀爬的时候,内心矛盾的我再次燃起斗志迅速朝他的背影追去。想呀:‘我当兵时间比他长,军衔比他高,职务比他高,而且咀重要的我还是一名党员。如果,要是在这档子上拖了连队的后腿,我估计从此以后在这群新兵眼里我再也抬不起头做人了。因此,我不能落后他们,至少不能落后于比我晚当兵的战友们。’
说山路难走真不是盖盖的!以前没有爬过山的时候,心里老幻想着有朝一日要去山东登泰山,去北京爬八达岭,去河南游嵩山。经过这一役,我算是想明白了,爬山不是件轻松地事。仅就这130余米的山坡,我们在负重的情况下竟然爬了50多分钟。全身疼痛的终于登上了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