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厂卫之争(1/2)
朝廷命官五品大员被人杀了,被杀的官员还是担当朝廷安全的锦衣卫,这还了得。朝廷震怒,下旨锦衣卫严肃查办,限期破案。
锦衣卫指挥使刘守友不敢慢待,立即组织精兵强将破案。锦衣卫内部破案高手不乏其人,指挥使刘守友想到的第一人选就是蜈蚣,刘守友对这个年轻人有偏爱,近几年京城连续发生的大案大多数都是破之他手。
年轻人心思缜密,武功又好,破案速度快,让同道人既羡慕又嫉妒。刘守友是个精明人,自然懂得有大案发生不可怕,怕的是久拖不决破不了案,会让朝廷认为你无能,众口铄金,头上的乌纱帽就会保不住。
身边有这么一位得心应手的干将,这是他刘守友的造化。无论发生了多大的案子,只要天没有塌下来,都不会影响他的胃口。有时连续几个月没有大案发生,刘守友反倒睡不着觉,他怕被皇帝忘记。
蜈蚣是刘守友手中的利器,是锦衣卫和东厂在皇帝面前争宠的砝码,刘守友正在找机会准备提拔他。
蜈蚣病了,已经病了七天了,病得还很厉害。官差不派病人,只好另选他人。
李大人被杀陪葬的三个人中,有一个叫‘剃头刀子裴庆’。剃头刀子干什么的,是男人用来刮头刮脸,人们对剃头刀子只有一个要求,快。
剃头刀子裴庆没有辜负他的绰号,跟着李大人没少杀人。这么快的刀子竟折了,折在回家的路上。蒜头鼻子和脸上的刀疤都没有了血色,血都留在小巷青石板上。他的人就像他的姓,连别人去死都要陪着。
小吴用周通知道李大人死讯已经是天亮后的事了,当他来到李大人宅邸前吓了一跳,门前挂起的红灯笼都被罩上了白纱,很远就能听到佛歌木鱼声。
也不能怪周通,他是经过李大人同意的。京城来给李大人贺喜的亲朋好友中,有一名官员是周通的本家。京津两地虽然相隔不是遥远,见一次面也不是很容易,总要一尽地主之谊。除了李大人没有人知道小吴用的去向,偏偏死的人又是李大人。
小吴用听说死了四个人身上立马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不是因为死的人多,而是因为人死的蹊跷。剃头刀子死在离家不远的小巷里,另两个人死在李大人宅邸边上的海河里。两具尸体躺在小型的画舫里,香消玉损的两个女人一丝不挂,船头的男人被一刀割喉。
小吴用急忙赶回家,老婆和三岁的儿子尸体已经僵硬。周通颓丧的坐在地上。双手捂住脸痛哭起来。他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喊‘我要报仇’。周通知道这是凶手杀人灭口。周通也知道这件事是谁干的,他相信这个世上除了凶手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为什么。周通心里明白,看上去死的是四个人,其实已经死了五个人。那个回家奔丧的孙振一定是自己奔了丧。
现在只有周通一个人知道这个秘密,可是他却不敢说出来,那也是杀头之罪。
天津的锦衣卫和京城的锦衣卫隶属不同的上司,在京城杀死了包打听后从死人身上露出的腰牌才知道,大水冲了龙王庙。大祸已经筑成无法挽回,他们从西门出的城绕了半个京城,连夜返回了天津卫。
蜈蚣是个什么样的人,蜈蚣的能力有多大,锦衣卫内部没有人不知道。他们派出人秘密监视京城方面的动静。提心吊胆的过了四个月,确认蜈蚣已经无能为力彻底放弃了追查,才不再派人监视。谁知安生觉刚睡了三个月,噩梦就临头了。
刘守友派出的人很快的了解到破案的线索,李大人死后家人发现手掌有血写的蜈蚣两个字。蜈蚣四个月前去天津卫随行人员闹事被李大人手下教训过等等。
刘守友虽然不希望这事是蜈蚣干的,但是被害方言之凿凿不能不谨慎,秘密的对蜈蚣和身边主要人进行了调查。结果都查无实据。证明蜈蚣生病的人数不胜数,上门问诊的郎中足有七八位,其中还有几位是太医。
蜈蚣的几个心腹当天夜里都没有离开过京城,蜈蚣的账房黑眼珠子孩子过百天,去恭喜的人有下了越来越顺酒楼,从日落开始一直到子夜散场。不仅越来越顺酒楼可以证明,邻近的店铺都能听到里面的喧哗。
李家的态度让刘守友感觉到,李大人生前和蜈蚣之间一定是有事,他对于一个病人能奔波那么远的路去杀人表示怀疑。他调来了仵作的验尸报告,上面明确的记载利器扎入心脏,结论是一剑毙命。
被利器扎入心脏的人还有没有能力写字,指挥使刘守友不知道,他搞不明白有这个力气为什么不喊人。
即或这件事真的是蜈蚣干的,刘守友也不想查下去了。死的已经死了,为什么还要搭上一个活的,而且活的还是他得力的干将。如果弄出个内部残杀,那可是麻子趴井沿没有好看的。刘守友对破案人指示,‘手头线索不足为据,别浪费精力了,看看别的方面有没有线索。’
下面办案的人不会听不出上司的话中话,案子被一拖再拖毫无进展。皇帝也不再过问,刘守友更好像没发生过,办案人也都接受了新案子。
李家见案子没有了音信,情急下通过人把所谓的线索捅到东厂。这是打击锦衣卫的好机会,提督东厂的冯宝岂肯放过,蜈蚣被关进了东厂大牢。
东厂的行为激怒了锦衣卫指挥使刘守友,直接找万历皇帝要人。冯宝虽然是皇帝亲信,刘守友也是皇帝心腹。刘守友不是宦官,在朝廷官员中名声比冯宝好许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