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窃国贼》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窃国贼 () >>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26982/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下)(1/2)

ps:谢谢金沐灿尘、胡天八月8大大的打赏!巨火!感激不尽!

****************

经历三十七天的一次次血战,二十三岁的徐盛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如同凤凰涅槃般迅速成熟,以其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勇猛坚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迅速成长为琅琊军的中流砥柱。

徐盛和率领三千骑兵神出鬼没、打得叛军闻风丧胆的太史慈一样,深受全军将士和青州百姓的爱戴,他们两人的英名已经传遍青州,传到了洛阳朝廷,迅速传向大汉王朝的四面八方。

刘存指向正北八里外的叛军大营:“张纯在跟咱们玩心眼,把旗帜插得到处都是,不出两天,他必然会狼狈溜走!”

徐盛精神大振:“真的吗主公?”

刘存点点头:“我赶来之前去了趟西平昌,发现对面的叛军已拔营而去,傅闿天没亮就亲率游骑斥候营,对方圆五十里展开严密搜索,先后抓获百余名叛军逃兵,审问之后证实了我和子义之前的推断:张纯顶不住了,他不得不放弃青州,绕道西去与其右翼六万人马汇合,集结于经县(今河北广宗县东)一线,估计他们略作休整,即会对南面的清河郡和西南的魏郡展开全线攻击,公孙瓒和新任冀州刺史韩馥的日子不好过了。”

徐盛立刻叫起来:“主公想援助公孙瓒吗?主公千万别忘了,若不是公孙瓒忽然后撤一百五十里,将叛军主力引到我平原方向,我军不会一下就承受八万叛军主力的猛烈攻击,而且公孙瓒竟然无视主公的多次请求,避而不战,坐山观虎,观我军独立支撑两百五十里防线,打得非常艰苦,许多不该失去的弟兄,就是在他公孙瓒突然率部后撤期间匆忙应战而战死的,现在轮到他了,让他自己也体会一下吧!”

韩檀和李劫随声附和,对公孙瓒不打招呼就急退百余里的做法非常愤怒。

刘存示意他们不要激动:“听我说,有件事你们不知道,四十天前,原冀州刺史王芬因谋反败露自杀了,他这一死,冀州军顿时群龙无首,士气全无,当天夜里就逃走大半,当时公孙瓒率领的一万五千将士距离西面的冀州军八十余里,接到消息已经晚了,大惊之下来不及考虑任何事情,天没亮就向南急退,堪堪避过了叛军右翼三万人马的两面包抄,他一直后退百里才敢停下脚步,可叛军的八千骑兵随后杀到,公孙瓒连忙摆了个mí_hún阵,再次借大雨南撤清河,根本来不及通知我军。”

徐盛和韩檀、李劫非常震惊,对公孙瓒的怨恨随即消褪很多。

刘存继续解释:“由于我军绝大部分都是新召士卒,若是听到这个消息,必然惊慌恐惧,不战而怯,所以我严密封锁消息,镇守西平昌的傅闿、镇守厌次城的司马俱和全体骑军水军都不知道这事,我也只知道个大概,直到五天前,皇上派来宣旨的天使张敦告诉我详情,我才知道事情经过。”

“如今各州官员变动很大,除韩馥接任冀州刺史外,徐州刺史朱并因剿贼不力和贪污巨额军饷,已被朝廷拿问,丹阳人扬武校尉陶谦接任徐州刺史,兖州刺史桥瑁跑去当东郡太守了,中牟人刘岱在袁氏家族的力荐之下,顺利接任兖州刺史……这个关键时候,各州主官变动如此之大,肯定会生出乱子。”

“咱们怎么办?要不,立刻展开平原城的修葺计划?”徐盛还是不想支援公孙瓒,所以宁愿守在平原筑城。

徐盛的心思正和刘存心意,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罢了,听了徐盛的建议刘存正好借坡下驴:

“这座城池不修不成了,虽然老百姓都逃光了,但终究要回来的,咱们要抓紧时间,在这个千疮百孔的平原城外围,迅速修筑方圆十里的坚固城墙,这是我军黄河以北最为重要的前沿阵地,只要修好了,就能与大河南面的高唐相互呼应,不管将来形势如何变动,我琅琊军都要在此地扎下根来!”

徐盛挺起胸膛:“主公,属下愿意为主公坚守此城!”

刘存点点头:“守半年就行了,半年后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这半年你率部协助霍先生筑城,武学院第一期九十学员归你指挥,虽然他们都经历了战火,但还不够,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筑城。”

刘存指向脚下的城池大声说道:“外围的一圈城墙采用内凹式城门设计,城墙四角必须能够分别摆上五十张连发弩床,或者二十架投石机,护城河宽度不能少于二十步,最东面的厌次城也一样,厌次的城墙本来就破旧低矮,经过多次激战,不到四里长的四面城墙倒塌近半,虽然进攻的叛军只有两万,但司马俱打得比你们这边还惨烈,他手下八千弟兄死伤过半,若不是子义和我多次率领骑兵支援,数次杀入敌军后队使其顾此失彼,恐怕咱们的东线早就被叛军打开一个大口子了。”

徐盛立刻体会到刘存的深层意图,坐落于平原郡一东一西的两座城池,是镇守黄河北岸长宽三百里土地的根本所在,三十七天的苦战下来,徐盛深刻体会到水军的优越性,正是因为水军的及时支援,为他一次次送来武器粮食和补充兵员,他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指挥作战。

所以徐盛问道:“大河入海口南岸的蓼城(今山东利津县南)非常重要,正处于联通渤海水路之要津,城东、城南、城北都有码头,若是把狭小低矮的蓼城扩建一下,成为水军长期驻扎之基地,整个平原郡就能紧密地连在一起。”

状态提示: 第九十三章 横刀立马(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