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1768年:大恐慌》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1768年:大恐慌 () >> 第17章 翠花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27990/

第17章 翠花(2/3)

有消息了,丢下鱼网就跑来了。

蒋捕,确实如同保长说的那样,人长得浓眉大眼,虎头虎脑地透着几分忠厚,身体壮硕,虽说已到深秋,天气凉得厉害,他仍旧露着膀子,粗布裤子的裤管挽到膝盖上头。

蒋捕头问他梁府出事那天翠花是不是回过家,她哥哥摇了摇头。

不待蒋捕头问话,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梁府发生的事,我们崔家庄也都听说了。起初我以为没有我妹妹什么事,不成想过了几天,他们府上来了个姓孙的管家,长得贼眉鼠眼的,说话如同放屁,说我妹妹偷了他们府上的宝贝逃跑了,还说已经到县衙报了案。”

蒋捕头想了想,县衙从来都不曾接到过报案,他后来几次遇到老孙也没听他说起过,他心里有些疑惑。

接着往下说:“这个狗娘养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妹妹是那样的见利忘义的人吗?要不我娘拦着,我当时非得把这姓孙的扣到网里,然后扔到运河里喂王八。我妹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我还想到县衙报案找他们梁家要人呢。姓孙的说当年是我们跟梁家签过卖身契的,说什么生死两不相欠。人命关天,这卖身契难道比人命还重要?这梁家上上下下除了五爷和夫人,剩下的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越说越气愤,保长在一旁也不断地劝慰。

蒋捕头等他气消了些,又问听他们家在江南有没有摇摇头也说没有。

蒋捕的话记录在册,又找来保长作证,保长信誓旦说的话不会是假的。最后,蒋捕头让在上面签完字,画了押。

蒋捕头该问的都问完了,骑上马正要回县城的突然想起件事来,他告诉蒋捕头说上个月家里突然来了个人,给老太太留下些碎银子还有过冬的棉衣就走了。

蒋捕头问那人长什说他正在田里收庄稼,没在家,所以没遇见来人。当时家里只有他娘,可是老太太眼睛看不见,也说不清那人到底长什么样。

蒋捕头觉着事关重大,就让保长陪着到了家里,亲自问问翠花娘一些那人的细节。

翠花家在庄子东头,三间土坯房子,简陋的院落,篱笆推开门,蒋捕头看见老太太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走到老太太跟前说:“娘,县衙的蒋大人来找您人家问问我妹妹的事,你把上个月来咱家的那个人的事给蒋大人说说吧。”

翠花娘赶紧摸索着抓住儿子的手,然后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要给蒋捕头磕头。蒋捕头在乌烟瘴气的衙门里浸淫多年,耳濡目染,吃拿卡要嫖赌抽这些毛病一样不少,但是人确实孝顺的很,看见老太太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家卧床不起的老娘,赶紧往前走了两步,把老太太给扶起来。

说起翠花,翠花娘开始泪如雨下,她说那天她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听见篱笆门响,起初以为是儿子回来了。那人走到她跟前,放到她脚下一个包袱,告诉她这包袱是翠花捎来的,说翠花出远门了,三年两载的不一定能回来,让她多保重身体。说完以后,那人就离开了。

翠花她娘哭了好几天,自打梁家出了事以后,不断有人来打听她闺女的下落,她起初还以为她闺女死了,现在好歹算是有点音讯了。

蒋捕头把翠花娘说的这些话补充好,进屋把包袱取出来,告诉蒋捕头除了第一天看过以外,他和他妈谁也没在动过。蒋捕头把齐齐整整的包袱打开,里面一套崭新的棉衣还有几两碎银子。蒋捕头原想把这些当成证物带回衙门,路上还可以把那几两银子取出来,神不知鬼不觉地据为己有,但是抬头看见老太太以后,动了悲悯之袱收起来,还说这是翠花给他们的私物,不用交给官府。

蒋捕头打马扬鞭,心满意足地回了临城。回到县衙以后,他把去崔家庄的事情原原本本地给贾知县汇报了一遍,故意漏掉了包袱的事。

贾知县知道了仁掌柜在杭州遇到的跟着那个和尚在一起的妇人不是翠花以后,心里有些失落。

他挥手把蒋捕头打发走,让他去赵记茶馆盯着,时时刻刻关注那些从江南去京城的客商有没有新的消息。

有了贾知县的布置安排,蒋捕头每天上午都去茶馆,跟南北的客商闲聊,一呆就是一上午。蒋捕头喝茶聊天倒也不是没有收获,仁掌柜说的南方的事得到了佐证,还有人说一帮割辫子的人正坐着船顺着运河往北方赶。

蒋捕头在茶馆打听到消息以后,每天准时回到县衙给一五一十地汇报给贾知县。贾知县听说江南的割辫子党正往北赶以后,愁眉不展,眉头拧成一个疙瘩,每天坐在县衙里,跟一帮属下商量应对之策。

属下都说这事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南方确实发生了这事,而且以前临城发生的事跟南方的很相似,不严肃对待,那群割辫子党真要在临城胡作非为的话,到时候想补救都晚了。说不定知府和巡抚大人将来还要追查他的失察之责。

贾知县想了想也是。他赶紧吩咐蒋捕头,在码头,县衙门口,还有临城的各个街巷重新张贴布告,告示全县百姓就说凡事有不是本县的陌生人,尤其和尚、乞丐、道士这些人要小心谨慎,不要让他们靠近,尤其要保护好自己的发辫。

前几天张贴在临城大街小巷的墙上已经风吹雨淋有些斑驳的布告,又被新的布告覆盖上,先前在茶馆喝茶的临城人已经把割辫子党北上的消息传到县城的各个角落。县衙的布告重新张贴以后,这事就算坐实了,整个县城一下子变得恐

状态提示: 第17章 翠花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