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1768年:大恐慌》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1768年:大恐慌 () >> 第2章 调查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27990/

第2章 调查(2/2)

,晃到蒋捕头跟前。手搭在蒋捕头的肩上,声音嗲得如同混着酥油的蜂蜜,一口一个大人的留蒋捕头吃饭。蒋捕头先是装模作样地推辞了一番,其实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娘们心里巴不得他们赶紧滚蛋,官差们带着砍刀举着长矛,跟瘟神一样杵在门口不走。那群喜欢沾花惹草,喜欢吃腥的客人谁还敢登门。

后来大茶壶在赵记茶馆喝茶的时候说起后来的经过。那天蒋捕头让几个官差先回了县衙,自己个留了下来。老板娘吩咐大茶壶从鸿运楼叫来一桌子菜,他俩陪着蒋捕头吃饭。老板娘让大茶壶给蒋捕头沏茶倒酒,她端着酒杯像跟春藤一样缠在蒋捕头这棵大树上。大茶壶还偷偷地给人说,那天蒋捕头吃得满嘴流油。别看是官差,这人很没品。一只手拿着鸡腿,另一种手不知道往哪里放好,一个劲地去蹭老板娘的屁股。老板娘也不敢很得罪他,怕他一不高兴再带着人来影响她的生意,肚子里一边骂他,一边满脸堆笑地伺候着。

“昨天家里来过外人吗?”梁六爷又问。

“这阵子没有人来,有些亲戚偶尔登门,跟老爷夫人说完事就都回去了,从来没有人来过夜。昨天晚上吃完饭,早早就关闭了府门,我半夜起来去茅房之前也没听见院子里的狗叫。那两条狗一向很机灵的。我知道掌柜的出了事以后,我就着急忙慌地去县衙报案,蒋捕头跟着我来查看现场。蒋捕头不经常来咱们家,他跟着我刚一进前院,狗就开始可着劲地叫。”

打更的老董也在旁边连声说是。

梁六爷知道老白跟随了梁五爷二十多年,人沉稳忠实靠得住。他大哥上吊这事疑点太多,他觉着越来越蹊跷,最后见他大哥的是嫂夫人,最好能找梁夫人问问,可是梁夫人也死了,这样大哥上吊这事就很难调查清楚了。

梁夫人是梁五爷前几年续的弦。他那时已经在巡抚大人手下当差,公务繁忙,平日也没有时间回临城,都是大哥派老白带着东西去看望他,心情好时,大哥也会亲自去。大哥新续的这位嫂夫人他只是见过几面,不是特别熟。

他大哥去省城,都会跟他说起这位新续的夫人,每次说起来就喜形于色,说新娶的夫人通事理,待人宽厚,很是满意。嫂夫人的娘家坐在县城北关,她在县衙做书吏,父兄都是通事理的人,娶了这样的老婆是他的福分。有一次梁五爷甚至顾不得兄长之尊,趴在他耳朵跟前说:“你嫂子的一双小脚可以说是咱们整个临城最美的,全城都知道。三寸金莲,跟白玉做成的菱角一般。”

梁六爷叹了口气,缓过神来之后,连忙跟刘县令、诸位亲朋见面行礼。看着中间的几个本家兄弟,不由得又想起来梁五爷,鼻子一酸,眼泪又掉下来了……

老白吩咐厨房收拾好饭菜,梁六爷陪着刘县令,还有一帮亲属吃饭。吃饭时,梁六爷跟众人说:“长兄如父,我自幼丧父,是我大哥把我养大成人,大哥又没留下子嗣。照理说,我本该在家守孝的。可是过了这段时间,巡抚大人要调到京城任刑部尚书,点着名要我跟他去京城。大人看得起在下,在下也无法推托不去。如今天气又热,兄嫂的尸骨也不宜停放太久。尽管家里这事很是蹊跷,一时半会也搞不清楚,我觉着眼下还是先让兄嫂先入土为安。”族中的叔伯兄弟都点头称是,别的人也觉着只能这么办了。

梁六爷端起酒杯走到县太爷跟前:“刘大人,家里摊上这样的事给大人您填了不少麻烦,多谢了,我回去之后,一定在巡抚大人跟前大力举荐。以后一旦有什么线索,还得麻烦大人用心查办。如果我大哥是被人逼迫而死,在下就是拼了这条性命,粉身碎骨,辞官不做,也得给我兄嫂申冤昭雪。”

刘县令赶紧起身道谢,鞠躬差不多脑门碰到了了地皮,满口应承着让六爷放心,梁五爷是临城最大的善人,更何况是他梁大人的兄长。他为官一方,当然得用心查办。

梁六爷安排老白抓紧给兄嫂准备后事。老白说棺椁已经准备好了。

前两年,北京皇城重修大殿,宫里从南方定了不少金丝楠木,有个福建客商运着一船金丝楠木往北京送货。船过临城的时候,停靠在大码头,福建客到赵记茶楼喝茶正好遇到梁五爷。两人聊地投缘,相见恨晚,一见如故,福建客商的船上装的金丝楠木多了些,就把多出来的木头打了很好的折扣留给了梁五爷。

木头卸下船以后,就运回来家。梁五爷交代过老白,说这些木头等他百年之后做成棺材。他在阳间享福惯了,以后到了阴间也得睡个好地方。梁五爷死后第二天,老白就和本族的长辈找了县里最好的木匠白天黑夜的忙活,棺椁已经做好,都在厢房里停着呢。

梁六爷放心了,又找风水先生问过两天后是吉日,可以出殡。


状态提示: 第2章 调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