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1768年:大恐慌》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1768年:大恐慌 () >> 第34章 突变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27990/

第34章 突变(2/2)

见上级,连个见面礼都没有,这成何体统?

毛头小伙贾知县当着他的面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一番为皇帝效命,为百姓解忧的决心,然后一阵沉默,就告辞回去了。打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来过。

刘知府对贾知县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当他最初听说临城闹辫子党的时候,他不仅不慌张,心里还不免有些幸灾乐祸,琢磨着贾知县这次有乐子看了。

可是没过几天,他就高兴不起来了。临城县衙抓住两个割辫子的和尚以后,把审讯和尚的公文呈送到府衙,当他最初看见净心和尚死在公堂之上的消息以后,刘知府还觉着应该利用这事好好教训教训贾知县,在大清国的公堂之上死了嫌犯,这算是不大不小的事故,虽不至于撤掉贾知县的官职,但也足够用了羞臊羞臊他。

可是继续看完公文后面的内容,他开始头皮子发麻,浑身紧张,惊慌到极点的时候,一哆嗦,手里端着的茶碗“啪”地掉在地上。

贾知县在公文中白字黑字,说的清清楚楚:据割辫子党正一和尚供认,梁五爷上吊自杀跟割辫子党有关,梁府找不到的丫头翠花跟割辫子党也是一伙的。

刘知府心里开始乱腾起来了,正一的证言直接证明了梁府的管家老白跟梁五爷那桩案子没有关系,而且翠花本应作为主要怀疑对象却轻而易举地忽略了。

他当时为了当上东昌府的知府讨好梁六爷,本以为这案子就这么悄无声息地了结了,可是做梦也想不到这么快就出现了问题。

这案子当时是他审理的,人命关天,如此一来,失察的责任无论如何也推卸不掉了。更让他惶恐的是事情越闹越大,有人竟然敢跑到性海寺纵火,好端端的一座寺庙,百年古刹被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焦土烂瓦,让他崩溃绝望是还烧死了和尚。万一巡抚大人追查下来,他的麻烦就大了。

刘知府不知所措,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府衙公堂上团团转,他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决定这事他不能自个担着,这些事肯定都得上报到京城刑部,万一上面追查下来,他先得找好靠山。

他赶紧给梁六爷写了封秘信,把这事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写清楚了,然后又用了很长的篇幅强调梁五爷这事暴露后的可能后果。

写完信以后,用漆封好,然后找了个心腹快马加鞭送到省城,临走之前反复交代务必亲手交给梁六爷。

让他心焦的是这送信的去了三天,竟然一去不返。刘知府吓坏了,他担心送信的人在路上出现了差错,要么密信丢了,要么被土匪给劫了,他心里哆嗦成一团,因为万一这信里的内容被别人知道后果会不堪设想。

他在煎熬了三天,好不容易把送信的人等回来了。送信的气喘吁吁地回来,没有来得及歇口气,喝口水,就急匆匆地过来给他送信。进门以后,第一句话就是告诉他没见到梁六爷。

听到这话,刘知府顿时气得七窍生烟,二话不说,抬手抽了送信的两个耳刮子,抬腿又踹了他两脚,还不解气,又把送信的按倒在地上补了几拳。

送信的被打迷糊了,只能干巴巴地受着。他等知府大人打够了,才哭丧着脸说他到了省城之前,正好京城的乾隆皇帝传下来谕旨调常巡抚年后进京做户部侍郎,常巡抚接到圣旨以后,赶紧安排自己的心腹幕僚梁六爷提前进京准备他进京后的相关事宜,所以他到省城的时候,梁六爷已经进京了。

他在巡抚大人府门前守候了两天两夜,求爷爷告奶奶,绕了很大的圈子才找到个相熟的人探听到这些消息,而且也把梁六爷在京城住的地方也搞清楚了。

刘知府知道错怪了送信人,然后心口不一地安慰一番,又多赏了几两银子,打发送信的回去了。

送信的走了以后,他正在府衙里枯坐,琢磨着应对之道。忽然门口有人送信说有临城的故人想见他。他这几天听见“临城”这个两个字就害怕,刚想推辞不见,但转念一想,还是见见吧,顺便探听探听临城那边的消息,他吩咐人把来人给带进来。


状态提示: 第34章 突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