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再许芳华》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28232/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2/3)

是河南都司属下。

天子为防万一,自然不会允许袁起数万卫军直抵直隶。

而直隶诸地,多数卫部尚且瞒在鼓里,虽闻“兵变”一事,但因无兵部将令,又不得上官“示意”只好摁捺不发,而锦阳京中,随着天子笼统以“谋逆”概括,却晦莫如深,满朝文武尽都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但诸如秦相等嗅觉灵敏者,已经料定与金榕中必有关联,故而紧张之余,又暗藏兴奋。

那些曾与金相“福祸相依”却因为并无兵权,不能助及,被金榕中“遗弃”的党羽,当然也有大事不妙的觉悟,突然乖巧起来,甚至有人摁捺不住,抖露出金相不少罪证。

而京都百姓虽也有所耳闻,议论着“谋逆”之事,但并没有见着兵临城下,倒还一如既往地过着“油盐柴米”的日子。

当知金相已经策动,卫国公总算领命,率京都数万禁军,开赴河南开州。

这一日,缤纷大雪,北风冷厉。

金榕中仅有近万卫部,除了临漳五千余人,大都是些闲兵散勇,受其蛊惑,欲险中求贵之投机者。

不过领将金榕中并不忐忑,他手中兵权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袁起与楚王卫部。

开州城外,金榕中与袁起总算汇合。

两军迎面,金榕中尚且志在意得,却忽闻身后铁蹄如雷,即使踏雪,依然震耳欲聋。

卫国公银甲披身,领数万将士忽然有若从天而降,四面八方围拥。

“都司,还请御敌!”金榕中心惊胆颤,与卫国公两兵临阵,并不在他预料当中。

他的算盘,可是隐藏袁起身后。

袁起笑了。

“金氏大逆,若不弃甲投隆,此地便是尔等葬身之地。”

“都司!我手上可有高祖遗诏,当年先帝已属篡位,奸帝无德,当拨乱反正,推举阳泉郡王登位。”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金榕中当然没了别的办法,且好口称“大义”尽管万分疑惑着袁起用意,也别无选择,只做垂死挣扎。

袁起大笑:“还敢愚弄老夫!敢问阳泉郡王何在?”

“郡王自然是在安妥……”话未说完,便见袁起身后,玄甲兵阵中一人打马行来,不是阳泉郡王是谁?

金榕中险些没有摔个倒栽葱。

而他紧跟着便见康王纵马而出,目若冷电,展开一卷金旨。

当然是颁天子旨意,说服叛党束手就擒,或能留得全尸,不至牵连家族。

如此,叛党军心大乱。

——便连康王也与金氏为敌,他们哪还有一分胜算?仅靠这万余兵马,就算能拼死杀入京都,还能坐稳天下不成?

败势已定,连挣扎一下的意志都没了。

一片铿锵之声,却是刀剑坠地,重围之内,只有金氏族人,与数百亲兵孤伶伶地还骑在马背上。

数月图谋,机关算尽,却连角号都不及吹响,便一败涂地。

而金榕中尚且没有想透输在哪步!

见金氏一党尚且还想负隅顽抗,饶幸着杀出重围逃生,卫国公冷冷一声令下——

杀声震天。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金氏一党无一漏网,金榕中当场人头落地,血溅五尺。

别说锦阳京,便是河北州郡,多数人都不闻开州城外这场厮杀之声。

也就是开州百姓,隔着城墙听了一耳朵热闹,据说不过两刻,便闻京师禁卫欢呼贺胜之庆。

而随着卫国公得胜返京,金氏谋逆一案才公开宣布,至于内情,涉及何人,满朝文武尽都知之不详,也无人刨根问底。

横竖反正,权倾三朝,显赫一时的金家,彻底败落。

因临近万寿节,不宜行杀戳之事,暂时将一应主谋扣押死狱,而追随金氏谋逆,却临阵投降者,暂押河南、直隶等地,待天子处决。

兵祸消于无形,臣民皆称庆幸。

至于其中隐情,并无一一公布。

袁起因悬崖勒马,天子并未追究其罪,而袁起心怀愧疚,自递辞呈,天子诸多安慰,依然让袁起嫡子继任湖南都司。

自此,袁家更是忠正事君,兢兢业业。

竟罕有人知此回消弥兵祸,楚王世子才是不二功臣。

关于高祖“遗诏”天家当然一字不曾提及。

金氏族灭已成注定,秦相眼看万寿节将至,却也没在这节骨眼上紧咬敌党不放,经过连番波澜,谋逆突起又莫名平息,朝堂之上竟然匪夷所思的风平浪静,在押诏狱的施德等人,一时竟被人遗忘。

佛国寺里同济大师,据说在得知金榕中身首异处三日之后,在宝殿设座讲禅,吸引了数千信徒虔诚听讲。

东宫之内,侧妃金氏患疾,因天子万寿节将至,此乃“大冲不吉”着金氏往清平庵清修消孽,不久,金氏自请受戒,从此皈依佛门。

阳泉郡王“死而复生”一事自然引得市坊诸多议论,天子再颁谕旨,称阳泉郡王早识金逆阴谋,以身赴险,消弥兵祸,立下平乱大功,加封荣亲王,择地建亲王府为赏。

荣王立功仔细,世人虽知之不详,但也品出几分不同,情知这个冷遇多年之宗亲地位大幅提升,便有贵族家的女儿,开始了春心萌动,亲王府还未择定,郡王府已经险些被媒人踏破了门槛。

便是天子,也亲自关注荣王婚事,只荣王声称定要寻个情同意合之人,携手共老,安静渡日,竟矢口拒绝诸多豪门望族美意,使都中不少女儿芳心尽碎,叹息不已。

天子授康王为宗人令,是为手足间多年嫌隙缓

状态提示: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祸消弥,风平浪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