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负圣恩(1/2)
两年来,御史弹劾施大勇拥兵自重的折子可是一封接一封的,侯恂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两年来,朝野上下可是当施大勇存在过?
lùn_gōng,施大勇攻城拔寨,还破了东虏的都城沈阳,呈上京的东虏王子大小人头上百颗,兵部验点的东虏首级也有上万颗,怎么也是大捷,比之崇祯四年的锦州大捷还要让人鼓舞,可朝廷对施大勇是什么样的处置?
装聋作哑还来不及呢!
天子又怎么看那施大勇?
别的不说,前后数拨中使前往登州召施大勇进京觐见,他来了么?!
内宫可有传言,天子自嘲手中没有十二道金牌呢!
尾大不掉,尾大不掉啊!
谁也没有想到那区区锦州参将施大勇能做出这等大事来,他那麾下的虎狼之师到底是怎样练出来的!
说得好听些,那施大勇是奉调不奉诏,和那祖大寿一般德性,明面上还是大明的兵马,可说得不好听些,施大勇拥兵数万,不思为君父分忧,反而在登旅屡屡擅权,更大言不惭的自请设登旅巡抚,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何时大明的巡抚由一武将兼任了,还是这武将上表朝廷自请的!
登州、旅顺发生的事,朝廷不是不知晓,可能奈何!那施大勇仗着自己麾下兵马精锐,又有平叛、大破东虏之功,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他若眼里真有君父,真有朝廷,何以不进京觐见的,难道当朝天子真是那昏庸的宋高宗不成!他难道真怕朝廷会给他也来一出风波亭不成!
这两年来,朝中不是没有人替那施大勇说话,说有功不赏要寒将士之心,可问题是如何赏?怎么赏?
那施大勇的功劳是够了,封个国公都绰绰有余,可朝廷想封也要人家肯受啊!
难道要朝廷丢下脸面去登州将那国公的爵位硬塞给施大勇不成!
朝廷丢不起这个脸,天子更丢不起这个脸!
打去年起,朝野下下就明智的谁也不提登州的情况,御史们更是得了授意不要再上折弹劾施大勇了,没用,朝廷的法度对那骄兵悍将没用!
朝廷现在是自顾不遐,当政的重臣们可没人愿意逼反那施大勇,更没人愿意这施大勇真的成了大明朝堂上的异类!
文贵武贱的传统丢不得,倘若让一武夫拿着刀杀进朝堂,当政诸公们还活不活了!这脸面还要不要了!
在对如何处置施大勇这个问题上,不管是东林还是非东林,朝野诸公们意见一致——看不见!
但凡登州的奏疏都压下,但凡登州的事都压下,但凡登州的人都压下,就当没有发生,反正左右不过一个登州,任那施大勇折腾破了天,也损不了大明的根基。至于那旅顺,左右也是东虏丢出来的,和大明有何关系!
当政诸公们算盘很是精明,除非施大勇进京,不然满朝上下就当什么也发生。
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有知道东虏被施大勇接连重创的有心要替施大勇上奏请功,可施大勇接连犯浑,根本不肯奉诏进京,这让想替他说话的官员们也是无语。
相应的,锦州军在辽南和沈阳的大捷也被朝廷有意的淡化,没有御史言官们的鼓噪,民间知道大明在东虏境内大胜的人还真是不多。有靠近边墙的人也只知道东虏这两年老实多了,等闲是看不到东虏寇边了,却是不知是为何。
现在侯恂当着皇帝的面又提到施大勇,温体仁和张凤翼脸色自然不会好看。
说来温体仁倒是支持施大勇的,崇祯四年他初从周延儒手中接任首辅,满朝上下都是周延儒的东林党羽,他还真是孤掌难鸣,好不容易逼走了周延儒,可占据朝堂的还是东林党们。他倒是有心要借朝堂之外的势力制衡东林党,可骨子里他毕竟是个文臣,也不敢真学那何进一样引武将入朝,谁知道施大勇是不是董卓,东林党也不是十常侍,他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尤其是施大勇不断的挑战朝廷的底线,这让他原先的拉拢之心渐收,现在只盼着施大勇为要真的扯旗造反就行,其他的,真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了!
他们的脸色不好看,崇祯的脸色更不好看,施大勇可是他心中的一处痛疤,没人揭还好,有人揭,这年轻的天子可是真疼得很!
他哼了一声,语气极是冷漠,“莫非除了那施大勇,朕的大明就没有良将悍卒了吗!”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见天子动怒,侯恂忙起身跪下,“臣知施大勇这两年确是跋扈,眼中根本没有朝廷,然其部确是精锐,连东虏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朝廷若得他们助剿流贼,当取事半功倍之效。”
“哼,朕可不想热脸贴个冷屁股,难道朕的脸还没丢干净吗?”一想到施大勇接连几诏都不肯进京,崇祯愈加来火。
侯恂却道:“臣闻施大勇以登州、旅顺为根本,若是能调其离登旅,则其部势必如无根之萍,朝廷控其粮饷,则其势必与流贼殊死搏斗,胜则朝廷大喜,败则亦无损朝廷。此驱虎吞狼之策,虎狼相争,最终得利的是朝廷啊,皇上!”
侯恂说得如此动听,崇祯不由动心,沉吟道:“此计好是好,但人家不肯奉诏又如何?”
侯恂忙表忠心道:“此事既是臣提议,自由臣去说服施大勇,皇上尽管放心好了,不管成与不成,对朝廷而言都没有实质的损失。”
“这....”崇祯想了想,微一点头,“那此事就交由爱卿去办吧。”
“臣领命,定不负圣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