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在唐朝的宠妃生活》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 () >> 第14章 壹拾肆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29250/

第14章 壹拾肆(2/2)

低头看向她,她吃不准是试探她还是真心说的这样一句话,但李治既然能说出口,某种程度上说明已是开始在意她的。

“就是寻常百姓,两夫妻也是同进同退,日后怎么样都说不准,但眼下让我选,我还是觉得如今这样就很好了。”孙茗摇头道。

寻常百姓……?

李治脑中灵光一现,不知不觉就问出口:“其他人也更享受如今的安逸?”

虽不解于他忽然转移话题,孙茗却也回他:“那是自然的……太子,怎么了?”

李治因几个关键词,骤然想到了什么,立起了身,也没理会孙茗挽留,匆匆忙忙就往外面走。

孙茗尤自不解地看着他出去,直到过了半晌,花蕊来报给她说太子回了光大殿。

李治这边回到光大殿,王福来等人一边惊疑一边忙着为他点上烛灯。

跪坐下来,慢慢回忆起李世民当时对他说的话:

“雉奴啊雉奴,等你想清楚了,为什么他们叫嚣着让朕议和,你再来告诉朕为什么。”

此话犹言在耳,令他始终不敢忘记……却原来……

这帮逆臣实在可恶!竟不知道居安思危?!

突厥来犯,何止强烧掳掠这么简单?如今大唐议和,放任他们就这样猖狂下去,只会令周边属国得寸进尺!

依他看,大唐实在是安逸太久了……

现在他已经知道李世民的无奈之举。李世民也曾挥兵北上,只是接连两场战役已是劳命伤财,现在被极力劝阻,恐是担心再输掉战场,就晚节不保了……

李治压下心中的激动,立刻举笔奋书,写了份书信给长孙无忌。

要说这朝野上下,在政治路途上最支持他的,非舅舅长孙无忌莫属了!

当时多少人力荐李恪,唯有长孙无忌力排众议。

之前也有说到,立太子以嫡为先,但当时李治还是晋王,年纪也才将将十五,连早朝都未曾入过。但李恪简直掳获众人欢心,满朝文武,全长安的百姓都知道蜀王李恪的贤明……

当时,李世民一度认为李治“仁弱”,恐不能守住大唐基业,但李恪最为像他,所以一度是一心要立李恪为太子。

长孙无忌就为李世民点出:李治仁慈厚道,可做守成之君,再来,李恪之母杨妃乃是隋炀帝的女儿,唯恐日后大唐倾覆……

最终,长孙无忌还是达成所愿了。

所以无论长孙无忌本意有无私心,李治都承了他这个情。他与长孙无忌,如今是相辅相依……

……

翌日,下了朝,长孙无忌就在甘露殿自请,辅太子读书。

李治闻言,向李世民悔道:“是儿未经深思,定会日日反省……”

这两人一唱一和,说得李世民哑口无言。

“辅机不必如此,”李世民叹道:“太子这样,就很好了……”

李世民见太子已把话说得头头是道,心里其实已经赞同长孙无忌当时力荐李治所言。他又惯懂人心,所以无需多言其他,顺着长孙无忌的话下来,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布衣之交,且又是姻亲,在高祖起兵的时候,就随行征战,可以说,两人的交情早就胜似友情,又比友情更深一步。

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李世民将二十四位功臣画像挂入太极内,长孙无忌就位列第一(李世民收买人心的手法是一等一的厉害)。

所以说,李世民对长孙无忌是相当信任,不然也不会让他当太子太师,将李治交付给他。

虽然李治各方面并不像他,又太过仁和宽厚,但这些年下来,倒也不知不觉间承认,长孙无忌确实是对的……

当然李世民的心思,李治是猜不到的。


状态提示: 第14章 壹拾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