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黄金十年的最后日子(二)(1/2)
前几年,依靠从东北抢来的钱和不惜血本的投入,察省可谓多点开花,晋察绥经济一体化后,察省的重心转向工业,农业的投入大幅度下降,工业投入远比农业要大的多,若不是赵子玉从美国拼命弄回大批机械设备,光从那些洋商那里购置机器,就能把察省的全部资金掏空。
科技方面的投入更是无底洞,一个察哈尔兵器工业集团,就耗去赵子赟打劫来的钱近七成,更不要说那些秘密研究的东西,眼看着正是出成绩,获取果实的关键时期,三七年到了,黄金时代即将结束。
马君武是只知道部分,陈淑珍可是一清二楚,秘密会议后,她几次找赵子赟,商量是不是在一些地方有所收缩,赵子赟对此很纠结,他和陈娇儿列出一个清单,盘算了很久,那一项都舍不得。
雷达已经有样机出来,正在紧锣密鼓的试验,发动机的研制也初见成效,依靠美国弄来的富兰克林汽车公司的样机和技术,借助赵子玉采购的精密机床,王卓然完全掌握了风冷发动机技术,这对他分析德国的水冷发动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器局已经生产出汽车发动机的样机,正在即将投产的兵器工业集团旗下汽车制造厂中测试,更让赵子赟兴奋的是,王卓然带领一帮工程师,第一次成功仿制出富兰克林公司早年设计的飞机发动机,现在,结合德国亨克尔51战斗机的发动机,王卓然开始尝试第一代察哈尔战机的发动机设计。
包括坦克在内的高端制造业的突破,直接带动了察哈尔制造业水平的高速发展,车、镗、铣、刨、磨、钻等机床在察省已经不稀奇,就精密程度而言,马君武认为已经达到欧美等国家二十年代初的水平,短短几年达到如此成就,换做其他人已经是很自豪的,可赵子赟知道,水平不代表能力,现在只要一松劲,就再难追赶,何况制造业可谓一切工业的基础,他不敢放。
那其它的呢依然停不下来,农业技术自不必说,没吃的一切免谈,要吃的不靠技术靠天,那是找死,唯独有些看不见成效的就是化学工业,陈淑珍总是埋怨他大笔钱投入到化学院,包括仅有的几个化工厂,不但没赚钱,还亏得一塌糊涂,勉强制碱算是有些收益,可也不大,这不奇怪,纯碱是有市场的,但工业集团就弄走不少,外卖不多,侯德榜制碱工艺的副产品换做现代那是综合利用的典范,但这个时代,有些不大适用。
若不是爷爷王颂反复叮嘱和分析,说不定赵子赟会减少化学的投入,他哪里知道化学的厉害,此外就是陈娇儿不肯放手,德国、美国之行,她深知化学工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钢铁
别的不说,光赵子玉开发的日用洗涤用品,就没表面上看着那么简单,在陈娇儿嘴里,这不是肥皂、洗发液这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一个崭新的名词,表面活性剂,这在后世,都是一个庞大的分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赵子赟能够以陈娇儿的意见为主,也是看到些东西的,张子高带领一帮人,弄出了火箭发动机的燃料,让兵器工业集团开发火箭弹成了可能。除此之外那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各种炸药,察省已经不需要在这方面进口,完全能够自己解决。
盘算的最终结果,是没盘算,赵子赟很郑重的和陈淑珍说,一项都不能减,咬牙也要撑过去,不得已,陈淑珍只能从节流方面去考虑,各方面费用被她压缩再压缩,好在核心群扩大,各方都能理解她的做法,再说不这么也不行,赵子赟率先表率,吃穿用都异常节省。
在马君武办公室里舒舒服服喝了一个小时的茶,赵子赟才在保卫人员的催促下离开,他其实很喜欢和马君武这些大师级人物瞎聊,这些人有时候说出的一句话对他启发很大,这也许是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
出了北方大学,陈娇儿去了上堡永兴集团总部,赵子赟则直接回省府,保卫人员催他是有原因的,罗尔夫在等他。
上楼来到门口,他深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笑容,这才进门,“老罗,让你久等了。”
“小赵啊,就别来这一套了,你能见我就不错了。”罗尔夫可不吃他这一套。
罗尔夫不是胡说,赵子赟这段时间确实找各种理由不见他,不为别的,是罗尔夫的问题不好回答。
“那没办法,谁让你代表的是德国政府呢和你见面、说话我要好好想想。”
这是实话,自从日本人有些动作后,罗尔夫和赵子赟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闻言,罗尔夫脸色顿时难看起来:“这怪我么这坑不是你让我跳的么”
赵子赟一乐,“老罗,说假话了吧就算是坑,当初你可是兴高采烈的跳下去的”
罗尔夫哑然,他是千算万算,没想到德国会与日本结盟,更没想到日本和中国关系如此紧张。
“算了,谁上当就不提了,小赵啊,你得给我个准信。”
罗尔夫的意思赵子赟知道,当前的中国局势谁都看不懂,德国方面也是很纠结,中日都算是德国盟友,日本是正式的三国轴心,可德国在中国的投入也不少,也是重要的外贸伙伴,一旦两边出了问题,那就不好办了。
这里面察哈尔又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表面看,察省和日本人也是打得火热,可察省也要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如果局势恶化,不管察省靠向日本还是听令于南京,都不会置身事外,这样一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