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纺织业(2/2)
当时的投梭织机的效率大约只有后来拉梭织机的一半,只有我国近代纱厂所用动力机的十六分之一。而纺纱的效率就更低了,只有近代纱厂所用的英式纺纱机的八十分之一。在一些商品布的集中产区,如苏松地区,差不多每一户农家有织机一至三架,纺车人手一具,一般人家年织布100——200匹。一个五口之家,每年自用布不过10余匹,显然是商品化生产。按户产销100匹以上算,年收入约万文以上,折合白银总在10两以上。
康熙年间,棉价大约是每斤0.027两,而布价是每匹0.2~0.3两大约三斤棉可得一匹布。1840年,全国产棉量大约 ~1000万担,其中用于织布和絮棉的大约各占一半,棉布消费量大约6亿匹(折合标准土布,每匹重20两,宽1.2海尺,长20海尺)。乾隆末年,每匹价格大约200~400文,大约合银三两左右。全国年人均面部消费量为1.6匹。出口外销布由广州出口,大约合每匹0.49两。而在明代,每匹布价大约是一钱五六分(0.1两)。
当时的物价是:1840年之前,江南米价大约是每石2两银子,谷价大约是米价的一半,麦价是米价的七成。这里的每石应按150斤计算。而在明末,每石米价不过1两银子。乾隆年间,雇工的工钱大约是每月3000~4000文,2~3两银子。明末则雇工合盘费工钱吃米柴酒每月大约一两。
也就是说,不管是明末还是清初,雇工的月收入约等于1石米。折合现价,大米每斤1.2元,月收入当在150元到200元人民币之间,还是挺困苦的。明末户均纺织收入10两左右,也就是1 元左右,这样的收入,也就建立在农户自己有米粮收成的前提下才可以勉强度日。所谓的松江富庶,也就是个古代极低生活标准下的相对概念,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向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