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八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3)(1/2)
(二更)
寻常百姓经历过一回战事,都可以拿来作为一生吹嘘的资本,多年来钱元瓘也曾领兵征战,有胜有负,作为钱谬的接班人,想必政事也没少参与,也只有李从璟才能将钱元瓘阅历有限这句话说的理所应当,并且旁人无法反驳。ran?en .?r?a?n??e?n?`
翌日,钱元瓘等人觐见李嗣源,献上携带的珍宝珠玩、钱塘特产,不得不说,吴越王的态度还是颇为让李嗣源满意,因为礼物很够分量,按照李嗣源私下跟李从璟的说法,够一军一年军费了。
李嗣源免不得在宫中设宴,让百官也沾了光,第一日觐见就在宾主尽欢的氛围中过去,随后没两日,钱元瓘又再度进宫,这回才是跟李嗣源商讨要事。要事无非两件,但真正需要商讨的其实就是吴越王发兵攻打吴国而已。
钱元瓘转达钱谬的意思,态度很明确,朝廷若是要吴越王发兵,吴越王肯定会发兵,但是有两个条件,其一是钱谬死后由钱元瓘直接承袭王位,朝廷册封他为吴越王,其二则是吴越王发兵的军费得朝廷来出,这就是跟朝廷要粮草要军械了。
对吴越王发兵之事,李嗣源也有腹稿,在这之前他跟李从璟和诸位宰相都有过商讨。
“钱塘地处大江之南,而我军在大江之北,故而两军只能各自为战,彼此声援,无法合军也不用合军。”李从璟彼时曾如此说道,“吴越王出兵,战术可以自行拟定,但战略必须要能配合江北战事,且兵马不能太少。”
之所以不让吴越王增援扬州,是不想对方染指江北,免得留下后患,唐军之所以不渡江南下,原因有三,一是扬州还未攻克,二是朝廷并非完全信任吴越王,三是大唐暂无灭吴国的计划与实力。
若是唐军没有在江北取得大势,亦或是吴越王此时没有处于新旧交替期,那么只要吴越王肯出兵,朝廷就会答应并且给予支持,但如今形势大好,朝廷也就不想再付出甚么,并且在不付出的基础上,还对吴越王的出力大小有要求。
钱元瓘听罢李嗣源的要求,沉吟半响,缓缓开口道:“狼山一战后,钱塘与金陵不曾再有战事,两地互释仇怨,休养生息,已是十余年矣,如今军民乐享太平,人心思安。况且两地当日定有协议,约定互不侵犯,如今贸然动兵,是我背弃盟约也,国中不免多有异议,我要发兵西征,亦有诸多麻烦......”
钱元瓘向李嗣源大倒苦水,说吴越很为难,西征之事也不好办。
李嗣源不冷不热道:“狼山一战,公等先胜后败,徐温火烧芦苇荡,使得吴越水师十去七八,逾万将士葬身鱼腹,尸骨无存,当日之和,乃不得已而为之,难道吴越王没有雪耻之心?”
钱元瓘咬紧牙关,“雪耻之心常有,但盟约却早已签订,吴越王乃守信之人,怎好背弃誓约,失信于天下?”
李嗣源脸色一变,忽的怒喝一声,“吴越王不敢背弃盟约,失信于淮南,难道就敢不遵朝廷之令,蔑视我大唐威严吗?!”
“臣等不敢!”钱元瓘身子一颤,连忙下拜。
李嗣源站起身,怒气不减,“身为臣子,当知君王号令,重于泰山。昔年两川孟知祥、李绍斌也曾不遵诏令,但结果如何,公等难道不知?今日朕令吴越王西征,非是与尔等商量,而是命令尔等!尔等如若不从,欲沽名钓誉于天下,而对朝廷阴奉阳违,朕倒想问问,尔等意欲何为?”
李嗣源一席话说完,目光落在钱元瓘身上,如有千钧。
钱元瓘趴在地上不敢起身,额头细汗密布,“陛下息怒,臣等万万不敢忤逆朝廷......”
李嗣源一挥手,打断钱元瓘的话,“朕治理万里江山,无暇听尔等多言,该如何回答朕,你等下去好生思量,想清楚了,再来回答朕!”言罢,拂袖而去。
“陛下......”钱元瓘没想到李嗣源态度如此强硬,伏在地上不敢起身,望着李嗣源远去的背影不知所措。
李从璟笑呵呵的走过来,将钱元瓘扶起,“天冷,地上凉,节使请起。”
钱元瓘惊惶不定,“太子殿下,这......”
李从璟叹了口气,显得很是惆怅,“节使可能不知,陛下向来最重忠义二字,所以最恨不忠不义之辈,节使方才的态度,不禁让人想起两川旧事,当年洛阳修缮祭坛,让李绍斌出缗百万,可此人却讨价还价,最终只向朝廷纳缗五十万,惹得陛下震怒不已,这才有后来王师雷霆出征两川之事。”
钱元瓘闻言虽然心寒,但也不是容易被忽悠的人,“可是钱塘......”
李从璟摆摆手,打断他,语重心长道:“陛下一直以为吴越王乃是忠义之臣......唉......公等太让陛下失望了。”
说罢,不由分说,带着钱元瓘出宫。
出宫之后,李从璟没有相送,让钱元瓘自行回去驿馆。
钱铧等钱元瓘回到驿馆,听罢对方对今日之行的描述,也是沉默下来,半响一言不发。
钱元瓘闷坐着说道:“临行前父亲交代过,朝廷可以不出钱粮,但起码得保证那件事,如今朝廷不给钱粮也就罢了,还要求钱塘发兵不得少于五万,这不是要钱塘甲士倾巢而出么,这已经大大超出父亲给予的底线,我如何能够答应?”
钱铧摇摇头,心中暗自叹息:如今只是求一个王位,又不是求吴越王世袭罔替,怎生就这样难?果真是世道不同了啊!
接下来许多日,都没人再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