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丙寅年冬月十四(十七)(2/7)
面的任务之一,记录真实的古代战争tv-7tv-9的一些纪录片需要用这些素材,这可比摆拍震撼多了,光是真刀真枪的砍就比什么大制作要强,就是血腥了些。当然了,刚才那些迫击炮打云梯的画面是不能用的,最近穿越剧又被广电禁止了我为什么要说“又”字?
“这仗打得跟我们以前看的古代战争连续剧不一样啊。”一个解放军穿越者拿着数码摄像机边拍摄边说。
“那些导演的历史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如果你知道一些历史常识,会发现那些国产历史剧其实都是穿越剧。”另一个解放军穿越者开始吐槽。
对中国人来说,其他的什么还可以忍,但连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来历,真是愧对大吃货帝国子民的称呼。
说到最常见的穿越道具,就不能不提“‘玉’米”。‘玉’米已经在多部电视剧中出现了“穿越”,早在之前热播的《画皮》中,近到在四大卫视播出接近尾声的新版《水浒》中。不管是《画皮》中的妖魔鬼怪,还是《水浒》中的梁山好汉,都要填饱肚子,而作为主要粮食之一的‘玉’米就成了剧中主角们果腹的食物。但是剧组做的功课显然不够,‘玉’米的原产地是在美洲大陆,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才得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最早传入我国是1531年的明朝时期。而剧中秦汉和北宋时期的主角们就吃上了‘玉’米,实在让人汗颜。
有时候,在电视剧中会出现很多住所的镜头,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习惯在房屋外挂一些腊味和调味品,比如:辣椒。也许是剧组一心想还原现实中的居住环境,在布置拍摄场景时喜欢在屋外挂上辣椒。但是这“辣椒”可不是随便能挂的,考据起来,辣椒原产于美洲大陆,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把它带回了欧洲,16世纪末(明代后期)开始传入我国。而一些电视剧的故事发生时间远远早于明代,比如《美人心计》和新版《水浒》,剧中却都出现了本不该存在的辣椒。
再比如duang的一下那个大哥演的一部战国时代背景片子,原本竟然有土豆,甚至堂而皇之的唱进歌里面,“一条大路通我家\/我家住在梁山上\/山下土匪一窝窝\/五亩良田种啥?”本来接下来的歌词就是‘种土豆’,但那玩意儿是明代才传过来的,好在主创的智商还在平均线上,都被指出来了,就捏着鼻子改为种油菜‘花’了,真是有才华啊。
除了上述的‘玉’米和辣椒土豆外,胡萝卜也是穿帮的常客。也许是胡萝卜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拍剧时被用作道具准备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胡萝卜就经常出现在了剧中人物的菜谱上。但是胡萝卜作为一种“泊来品”,原产地位于伊朗,约在13世纪(宋朝)才被引进中国,却“穿越”到了以秦汉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中。
解放军穿越者不断的吐槽自己位面影视剧的穿越现象,在这个穿越的异世界里,看着自己穿越的武器打穿越过后遇到的穿越异世界土著。
好‘乱’的感觉。
铁山城的攻防战,是一场教科书一般的古代攻城和守城的较量。
双方的将领和士兵都是第一次在真实战场上使用他们现在这种战斗方式,难免有些生疏,但效果和以往却大不一样,上万人在西‘门’一带的死斗,竟然很有观赏‘性’,叫围观的解放军穿越者啧啧称奇,大饱眼福。
不过,这种观赏‘性’是在你没有亲身参与进去的情况下才有的,要是你带着古代武器,在随时可能挂掉的战场上,是不会有生命暴力美学之类的感悟的。
‘毛’有俊冒着箭矢在城墙上指挥守城,鼓舞士气,把汹涌的建奴部队一次次的打下去。
消耗的成捆箭矢,成箱的火‘药’,弹丸,还有一筐一筐的石头,也在从铁山城里军库里源源不断的补充,负责守城物资管理的一个主薄也冒着矢石在‘毛’有俊旁边报告数量,并且计算照这样的打法,军库里的守城器具可以维持多少多少天。
“都司,火‘药’和弩箭还可以支撑两个月,但羊头石用得太厉害,像这样的打法,最多十天就完。”
军中主薄拿着军库的账本给‘毛’有俊报告,手里一副算盘噼里啪啦的打着,亲兵举着盾牌,不时能听到箭羽敲打铁盾盾面的笃笃声。
“羊头石比弩机和大炮好用,将士们用得顺手了,得叫他们注意些。”
‘毛’有俊看了一下在弓箭‘射’击死角拍摄的解放军穿越者,唯恐被这些厂卫的人小瞧了,因为和黄石等在辽东威名赫赫的名将相比,‘毛’有俊是一个没打过多少仗的年轻将领,他渴望通过一次胜利来证明自己能坐上铁山都司位置,绝不只是因为他是‘毛’文龙的义子。
城墙上因为紧张像疯了一样往下丢石块的东江军士兵,根本停不下来,也没有考虑有没有砸到人。
‘毛’有俊独立掌军不久,才一年多,到铁山城也不到一年,练出来的兵到底是第一次守城,勇猛有余,但还不老到。
古代守城用具里所谓羊头石,是一种大小、形状类似羊头的石头,一般重约2、3千克,单手可以握持。
在中国影视剧中,导演们都很喜欢让守城将士英勇地举起一块大石头,探出城外,狠狠地砸向下面的敌人,其实在古代守城这是很脑残的行为。他们大概是董存瑞、狼牙山看多了,不知道下面的敌人会‘射’箭,不知道石头和炸‘药’的密度差了几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