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大金亡了(2/3)
!!!谁让你们发布这个命令的!!!谁让你们发布这个命令的!!!”皇太极几乎是在咆哮,后金新政时镇江堡附近开垦的农田他也花了不少心血,好不容易才收服那里汉民的民心,这么一搞岂不是证实了《洪太辽东变法记》里八旗贵族不把汉人当人的说法吗。
在铁山战役里,除了旗人,就属来自镇江堡的汉军最勇猛,伤亡最大,现在他们的家眷就在城里,这让皇太极如何能冷静。
那大嗓门的军士叫阎虫年,是努尔哈赤的包衣,后金部队里的特种人才,因为嗓门大当上了“专职骂手”,与东江军关宁军交锋每战立于阵前叫骂对方又为后金歌功颂德好不威风,也算是名震辽东一号人物。
现在见了八旗主子,立刻露出谄媚的笑容来。
“四贝勒,这是天命可汗的命令。”
皇太极愣住了,以前就野猪皮再残忍嗜杀,也总有一个底线,对于效忠自己的人,无论是女真旗人还是汉人包衣,都算是有情有义,否则他如何在辽东纵横几十年,有那么多人为他卖命。
皇太极随即想到一个让他害怕的可能性。
“快带我去见父汗。”皇太极飞快的看看周围人,突然压低声音道。
“天命可汗也让奴才来找贝勒爷,这边请,小心地上滑。”
阎虫年点头哈腰的,领着皇太极朝后军走。
对着整支军队逆向行走,很是困难,尤其在光线不好的情况。皇太极在亲兵的护卫下急行,不可避免的有些和人磕碰,有些脾气不好的后金兵在猝不及防迎面被撞后已经开始用辽东土话骂人了。
而亲兵在皇太极的示意下傲慢的用鞭子抽那些不长眼的士卒,大声斥骂开道。得知是四贝勒,被打的士卒也只有咽下这口气,恨恨的闪到一边去。
好不容易走到努尔哈赤身前,皇太极立定,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向前倾,口念:
“请父汗大安。”
这是女真族的礼节“打千儿”,其实当时后金的规矩不是很严格,有些粗疏的人甚至见了努尔哈赤也不行礼,只有皇太极每次都一丝不苟的按照这种民族传统礼节来请安。这在他的兄弟中显得很别扭,但他还是我行我素。
皇太极向来很注重规矩,毕竟礼不可废,即便在这种时候。
“你来了,命令是我下的。”努尔哈赤冷冷道,做了个手势,屏退左右,只留父子二人。
在昏黄灯光照映下,努尔哈赤一身毛皮大衣包裹得严严实实,他已经将近七十了,却保持旺盛的精力,在行军中没有掉队。尽管依然有着摄人的威严,可是肺部带着痰声的粗重呼吸,脸上如同树皮一般皱纹,以及雪白和眉毛胡须,都在诉说一个垂暮老者的力不从心。
“阿玛,三国里刘皇叔兵败当阳,不忍舍弃百姓,曾言‘成大事的人必以人为本’。如今我们身处险境,更该争取我大金百姓的民心,这番作为——”
皇太极像一根弹簧一般,说话间右手撑地猛地站起来,他据理力争想让让努尔哈赤收回成命。八旗贵族都是《三国演义》的书迷,讲这些他们最能理解。
然而,皇太极还没说完,就闭嘴了。
因为努尔哈赤淡淡说了一句话:
“大金已经亡了,还要什么民心?”
这句话比零下四十度的温度更让皇太极感到寒冷,让他地打了个哆嗦,几乎站立不稳,皇太极怎么也想不到努尔哈赤竟然会说这句话。
这还是他认识的努尔哈赤吗?
“可是阿玛!我们并没有输啊!照我们商量好的计划,把朝廷大军困死在辽东,大金就能迫使皇上议和。”
皇太极的声音都有些嘶哑,后金的政权是他的全部事业,岂能就此放弃。
努尔哈赤疲惫的苦笑几声,从随身的一个锦囊里拿出一样东西给皇太极看,好像是金属圆片,在灯笼光照下闪耀生辉。
“这是……从盛京回来的探子带过来给我的,朝廷的新钱。攻击辽东的朝廷大军在大金境内采买物品就使用这样的钱币,你看一看就知道了。”
后金本有自己铸造货币,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立国,建元天命,开铸满文“天命汗钱”为清第一代货币。天命汗钱面文为初期无圈点老满文,字迹清楚,四字按左右上下读,光背无文。钱币体型较大,色泽润亮。铸造量较多,但后世存留下来的已经不多。
而当时在辽东,大明的铜钱也是可以流通的,数量要比当地铸造的天命汗钱更多,皇太极不明白只是一种钱而已,父亲为何大惊小怪。他开始只是诧异这钱的颜色怎么是银白色,难道明国阔气到可以用银子来铸钱了吗?
皇太极伸手接过,就着灯光仔细看,没有古代中国外圆内方中空的造型,一面有精美日月盘龙纹,另一面中心是“壹文”,底部有一行小字:“大明皇家内库与大明晋商银行监制”,还有机器切割的装饰齿边。
整个钱币和大明现今发行的天启通宝大小一致,材质因为是铝制的更轻,可是精美的图案,像银子般的光泽,让重量这点小瑕疵似乎微不足道。
不过皇太极没有时间欣赏这如同艺术品般的制作工艺,他只死死的盯着铝制新钱上的其中六个字:
大明晋商银行。
当皇太极看到这六个字时,才明白大金真的完了。
“皇上——好大的手笔啊——”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