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劈荆斩棘(1/3)
第八十二章劈荆斩棘
第八十二章劈荆斩棘
白沙书院的办学大多数的时候由于其对赴京赶考的学子和贫民学子的大力支持而赢得广泛的声誉,不过其开办的诸如算学科、译文科甚至是医学科都是在士人眼中颇受争议的——毕竟这都属于“杂学”,读书人有这方面的喜好的自然是翻来读读,而真正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以科考为目标读书,在没有通过科考之前就算自己有这方面的兴趣也不会投入多少精力。《读吧
王景范对于书院“杂学科”的状况自然是了解的非常清楚,事实上在书院基本房舍建设完毕之后,最大的投入便是“杂学科”诸多项目。蔡恕受王景范的嘱托经理书院,投入了这么多的资金却见效甚微,虽然知道这是大环境的影响与他无关,但多少还是有些内疚的。
蔡恕不能理解王景范对于“杂学科”的投入到底为什么这么执着,其实若非父亲生前的教导,就是连王景范自己也要放弃了——千年之后正是这些杂学授学才是“大学”的主流,相反读书人最为看重的反倒成了细枝末节,而且这些杂学每一科都会随之快速发展分化的更为详尽,甚至后世一所“大学”内有上万师生只是学的一个学科。这些是王景范无法想象的,若非父亲信誓旦旦的讲述,日积月累的影响才让他多少明白其中的道理,至于现在的蔡恕就更不可能理解了。
“如心兄只需要用心院都有,天下书院没有的白沙书院也都有,白沙书院便是要开一代先河,纵然付出一些代价耗费几十年的时光亦是值得!圣人典籍上的‘三代之治’你我都不曾见,先贤大儒所述不过是空中楼阁,白沙书院所创‘杂学科’却绝非是杂学而是彻彻底底的经世之学,每一科目无不与百姓相关。所谓‘清谈误国’,圣人典籍读得再多若不脚踏实地的去实践终究是一场空!”
蔡恕见王景范依旧是坚持先前的观点,看来对于白沙书院所设的诸多杂学科目是支持到底了,心中固然有所疑惑却更加踏实了些。对于所设的诸多杂学科他并不是积极支持,只是王景范执意如此他也只得照办,不过白沙书院每年的经费下来已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如果王景范继续加大对杂学科目的投入,那对于书院的传统授学支持会更加稳固。
王景范的坚持一时间让蔡恕无言以对,半晌才笑着转移话题说道:“格物科的那十几个学生按照见复兄的要求终于将那个‘热气球’做好了,只是能不能飞尚且不知,格物科打算在东华门唱名之时,在大相国寺筑起支架放飞……”
白沙书院的各个杂学科开办之艰难远非外人所能想象,整个格物科才不过十四五人,事实上若非王景范亲自教授格物科的话恐怕出现个位数也毫不稀奇——原本格物科最多时有四五十人,不过都是冲着王景范的名声而来,甚至是看重他在仕途上的发展想要提前投资一笔,结果时日一长便坚持不住纷纷退出。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格物科,译文科收的学生主要是想做海商买卖的;算学科的五六十人有半数与译文科学生相同,将算学与账房划等号,剩下的一半则是经史科、明理科、儒学科学生有这方面的特殊爱好充数的;地理科倒像是个人游记大杂烩……而让蔡恕感到心惊肉跳的则是医学科,以往这医者传承都有自己独特的门道行规,师徒相传数年甚至十几年,哪里像白沙书院这般“大面积撒网”?王景范甚至为医学科单独兴建了一所集诊病、售药一体的“白沙医院”,这白沙医院自是不可能以盈利为目的,亏本运营是必然结果,好在这方面也有节制蔡恕也看得紧才控制在一个能接受的范围内。》,观看本书最新更新)
“鱼龙混杂”便是一些保守士人对白沙书院的评价,即便是书院内部对此也是颇有争议——“客座教授”程颢便是其中的中坚人物,还好他的胞弟程颐心胸大度倒是对此颇为赞许,只是也认为书院诸多杂科需要持续改进。
王景范也是绞尽脑汁想办法改变白沙书院杂学科颇受歧视的局面,在回到京师之后不但亲任格物科、算学科院长,亲自教学授课,还提出了一些设想让自己的学生去实践,而热气球便是其中在他看来最容易实现而且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设想。一旦热气球放飞成功,尤其是将人带到空中这便是一伟大的创举,毫无疑问在京师这个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也是最为繁华的城市将会造成怎样的轰动,而参与热气球设想的人也将会为天下人所瞩目,这“名利”二字才是最为扰动人心的!
对于王景范提出的热气球能不能飞上天空,不要说蔡恕不信,开始的时候就连格物科的学生也是不信的。不过王景范耐心的用孔明灯做比方,甚至还做出了一个六尺见方大小的孔明灯,里面用的不是蜡烛而是直接用旁边的火炉向孔明灯内吹充热气,轻而易举的将一只被五花大绑的猫送到了房顶上,这才让格物科的学生有了点信心。只是一个人可比猫重多了,而且热气球为了安全也不可能全部用薄纸来糊,用什么样的材料做热气球,还有要做多大的热气球才能把人带到空中,这便是王景范留给格物科学生的问题了。
蔡恕虽然是用轻松的口气来介绍热气球的情况,不过在整个热气球的项目过程中他可没有这么轻松——这东西也太耗钱了,格物科那十几号人在王景范将猫送上屋顶之后关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