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命运 上(2/3)
。但是日后再把这马妃揪出来。那便不同了,人们会产生这个刘协不可救药的念头。到那时,徐济再废掉刘协实在是名正言顺。先是被曹操派来的琅琊宫地道士于吉迷惑,又被拥有五斗米教和马腾地女儿双重身份的马妃所迷惑,刘协还有什么明智可讲呢?荀彧也在一旁道:“还有一点,现在我们刚刚打开了益州和汉中的商道,正在削弱两地的实力,战端一起。岂非半途而废?而且对天下间经济的恢复也有不利影响,所以和马腾等人的战斗万万不可轻易打响。“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徐济看得心中大慰。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看军事已经日渐成为兖州军方的共识,这将会成为一件造福后世地好事情。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句话当然没有错误,而且纵观历史上的各国震烁古今的军队无不有着铁一般的纪律。
但是不健全的古代军事制度同样也存在这另外一种为基。那就是穷兵黩武。汉武帝的军队不可谓不强盛,但是却被后人说诟病,在称颂他的文治武功的时候。也会提到他的狂妄之大和刚愎自用,弄得晚年国库空虚。
究其原因。无外乎使用这铁一般地军队的人没有一个清醒而有理智地头脑。被**和冲动所控制,战争自然就失去了应有地意义。
在这一点上,现代军事制度中的参谋部就起到了很好的制衡作用,命令还未下达前,一切都是可以讨论的,只有一切成为定论之后,才会被完全彻底的执行。当然。参谋部的成员构成是一种学问,并非说参谋部就是万能的,比如说最早创立参谋部制度的普鲁士。虽然在普法战争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进行普奥战争地时候,参谋部却变成了掣肘。
军人出身的毛奇无法理解俾斯麦的意图。只力求如何把一场战争打赢,却没有从全局出发,弄得后患重重。
故此,不管实行什么制度,关键还是在于人。现在兖州的将领已经主动地把军事和经济政治连在以起考虑,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划时代进步.
有了这样的一群人,可以想见未来华夏的军队将会是一只疯狂而又理智的铁军.
想到这里,徐济哈哈笑道:“各位言之有理,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和西北军阀还是有一仗要打的。”贾诩和邓艾同时叫了出来:“李傕郭汜。”
徐济用力的点头道:“正是如此!”
随后,长安的秩序被迅速的恢复过来。徐济则向长安的居民公布了王子服等人的罪行。
长安城的居民闭门不出三天,只知道长安大乱。却丝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此时从徐济的口中得到了事情的真相,立时朝野一片哗然。虽然都知道王子服一党和徐济水火不相容,但是却没有想到王子服等人会突然发难,但是最令人想不到的事情是王子服等人居然派人带兵进宫胁迫刘协。这实在是大逆不道之至。
在一片愤慨当中,徐济以刘协的名义用兖州的军法对王子服等人进行了审判。
董承的事情最大。被审判之后,因为纵兵为患、毒杀司空、送女进宫媚主等三样罪名而被判处斩立决。王子服、伏完等人则按照罪名轻重不等而受到相应的惩罚。
不过没有人在意徐济是用兖州的军法来处置这些人,相反,每个人都在认为徐济是在秉公处理这些人,没有一丝一毫的报复这心。
若是换成别人。哪还不趁机会对异已大肆打击,徐济却反其道而行,对这些人宽大处理,而且丝毫不祸及家人,这种行为立时获得了满朝文武和百姓的称赞。就是那些罪犯的家人对此也是决无异议,反而充满感激。
如此一来。在天下人的赞誉中。大汉王朝的法度被徐济潜移默化地替换了,从这时起,没有人说“大汉的法度”,只会说“兖州的法度”。
兖州地各项制度源源不断地被套用过来,为徐济的改朝换代做着必要的准备工作。不过徐济并没有把王图和于吉等曹操手下的事情和王子服等人一起解决,徐济认为这么一来,天下人只会把曹操当成是个浑水摸鱼者,所以准备等到李催郭汜两人的问题解决之后再把曹操这背后操纵者弄出水面来。给人以震撼的效果。
一瞬间,长安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西北战局上了。
一直屯兵秦川的李催郭汜,茫然不知长安城发生地巨变,在长安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他们便收到了吕布军队撤退的消息,他们一面大骂吕布背信弃义,一面按兵不动观察形势。他们也知道长安地区的田丰大军数量众多,故此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多多派出斥候。在各地游弋,以防不测。
却不料奉命回兵赶回前线的张绣大军分出一支人马来。在贾诩的带领下渡河直奔陈仓。然后北上迂回到秦川,对那里的李催郭汜的军队发动突袭。
李催郭汜的军队在催不及防下被贾诩大军杀得大败,狼狈弃城逃跑。手下大将胡赤儿在遭遇到了自己的同族兄弟胡车儿之后被胡车儿震得吐血。李傕郭汜的军队关路上却又遇到了早已经埋伏在半路上地田丰大军,原本就溃不成军地李傕郭汜被田丰三面围住,在大将典韦、周仓、裴元绍的轮番冲杀下,李傕郭汜几乎全局覆没,胡赤儿更是被周仓当场斩杀。
李傕郭汜逃出重围的时候,身边只剩下十我名骑兵和二十多名步兵。剩下的军队全数被田丰所收编。
李傕郭汜一路向北,直奔出百多里才甩掉了追兵。惊魂甫定下在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