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秦琼倒霉(1/2)
随后一段时间,李世民把秦府旧臣安排到重要位置,人人发挥才干,大唐国力蒸蒸日上,日子越来越红火。虽然各地不时有叛乱消息传至长安,大唐帝国战将如云,叛逆也只在平静湖面泛起的小小涟渏,影响不了局势,左右不了大政方针。螳臂挡车,自取灭亡而已。
满朝大臣精神振奋,人人有所作为时,秦琼却一病不起,严重到早朝也不能如期参加。马周等山东老乡不断前来看望他,安慰他好好养病,不要想太多。
纵观秦琼一生,隋末追随来护儿将军,以普通士卒身份得到大力提携。母亲去世,来将军派人与秦琼一同回家吊孝。有人问为什么隆遇他,来将军说秦琼志向高远,做战勇敢,出类拔萃。追随齐郡张须陀,生死关头与罗士信埋下伏兵一道杀入李明月阵营,以三万人马灭掉十万叛军,为隋末平叛立下赫赫威名。
随后,秦琼投奔瓦岗,被李密视为心腹,做替天行道之事,为朋友两肋插刀,被民间百姓热情赞扬。投奔王世充也倚为左膀右臂,秦琼、程咬金等发现王世充婆婆妈妈言而无信,不是他们想要的君王,在李世民攻打洛阳时,与程咬金等临阵倒戈,投向大唐怀抱。之后,秦琼南征北战,经略四方,有勇有谋,也被李世民视为股肱之臣。
往事并不如烟,如今却一病不起,令李世民不胜感叹,立刻派皇城医术精湛的御医,为秦琼到府上把脉送药,关心备至。
秦琼患病时间长,久不上朝,与其他朝臣的关系慢慢生疏,别有用心的人传播谣言,说秦琼想学司马懿假装生病,意欲夺取兵权,有叛逆之心。
李世民当然不信秦琼有造反之心,一手带出来的人还用别人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可架不住谣言前前后后无穷轰炸,更恶毒可恶的人借玄武门之事攻击秦琼。谣言说玄武门之变前,秦琼答应李世民参与政变,结果事变当天,秦琼却成了缩头乌龟,并没出现在城内支持李世民。导致李世民差点被齐王李元吉射死。
玄武门之变对李世民登上皇位意义非凡,凡是参与政变的事后都得到隆重的封赏。李世民本人也不知道事变那天秦琼究竟来了没有。当时他在城内激战,确实没见到秦琼的身影。至于秦琼是否与太子的人在城外对抗,不得而知。
秦琼病倒后,关心后代荫封问题,上书陈述自已的出身,请求皇帝通过。
李世民接到上书搁置不理,来个冷处理。
隋末唐初处在门阀把持朝政末期,世人仍十分重视出身。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出身武川军人世家,但他的杨姓不知名,“弘农杨”在西汉时期出了一位丞相杨敞,玄孙杨震官拜太尉,四世三公,声名天下闻知。杨坚就假称自已是“弘农杨”的后代,以掩世人耳目!
大唐建国,有些武将功劳赫赫却出身卑微,在当时的风气之下,都在前朝找到同姓之人,假说成自已的祖先,以封堵世人口舌。李世民也心知肚明,凡是有这样的上书,都毫不犹豫批准同意。
秦琼的父亲秦爱出身铁匠,卑微如尘。在满朝给祖先贴金的风气下,秦琼把齐州秦彝视作自已的先祖,以图博个世袭封荫,给子孙后代找口饭吃。可是,万万料到,李世民搁置不理会!还以为陛下日理千机,一时大意忘掉,卧床不起的秦琼接连又写几封奏请递送给李世民,却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谣言传得久了,马周等同乡前来看望他时,把朝内的风言风语告诉了他。听到这些风言风语,秦琼心中悲愤郁闷!御医到府中再次诊治时,秦琼便郁愤质问太医:“这病还有办法治好么?”
太医出于安慰秦琼的意思,道:“小病小灾不碍事。安心将养就是,杂七杂八的事情不要想太多,以免思虑过度损伤心神。”
可这句话在秦琼听来,意思却变味了:御医暗示自已小病大养?什么叫不要想太多?天天卧床不起不能参加早朝,想想就有用?便挣扎着坐起来,拍着床沿怒吼:“大唐建国,我秦琼大小二百余战,为大唐把血都流干了,能不生病么?”
那太医根本没预料到秦琼无缘无故发大火!吓得手足无措,胆战心惊。
回去以后,李世民向御医问秦琼病情如何,御医把在秦府所见所闻如实回禀。李世民眉头皱成一团,对秦琼的话极度不满。大唐建国是所有将军裕血拼来的,不是你秦琼一个人的功劳!你秦琼夸张浮的有谋逆之心?
李世民是行为果断的皇帝,立刻找魏征商量对策。为什么找魏征?第一,魏征耿直不阿,不屈服于任何势力。即便贵为皇帝的李世民本人,他也当面顶撞不留情面,更不用提秦琼这样一位有谋逆嫌疑的大将。第二:魏征投奔的是太子李建成,不是秦王府旧臣,与秦琼关系不密切。第三:魏征足智多谋,看问题十分准确。李世民也想通过魏征给秦琼号号脉,看他到底想谋划什么不轨的企图。
听完李世民把秦琼的问题讲完以后,魏征大吃一惊。玄武门之变前,房玄龄向李世民屡次建议对太子提前下手,李世民念着手足之情下不了手。房玄龄说再耽误下去,秦王府追随他的这帮人早晚会被人家斩草除根,与其将来身首异处,还不如现在划分界线。以后,房玄龄果然淡出李世民的视线,再也不提向太子下手之事。
等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兵变时,让尉迟敬德去叫房玄龄一起谋划。尉迟敬德担心他不会来,问李世民怎么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