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节:焦点(1/2)
此时,马周在李治朝担任中书令、太傅之职,正一品官衔,领着天下最优厚的俸禄,也管着天下最操心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马周稍稍的存在一些私心,把天平向自己倾斜一些,便能存下富可敌国的财产。
但是,马周并没有这样做。
纵观从政这一生,既非通过建唐时立有战功而跻身朝堂,也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被选拔进来,而是由一个下层武官举荐给李世民。李世民并不以马周出身粗贱和身份低微而轻视,相反的,还寄托以厚望,不断的提拔,并且,把继承江山社稷的太子李治交给他指点教导,这份信任,这份大度,这份热情和恩情,马周没齿难忘!
战乱时期,人的成功全靠自己的本事打出来,战败对手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和平年代,能不能成功站在人生的巅峰,不在于自身有没有本事,而在于遇到的人是不是欣赏自己。
欣赏你的为人,你的处事方法和风格,把你提拔到重要的位置,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提升眼光、境界、格局和处事手段,能力自然而然提高到相应的档次,想不成功根本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待马周恩重如山,可谓是仕途上的恩师加帝王,马周唯有尽心尽力办事,忠诚以待,才能回报李世民的十分之一。
若是借此机会中饱私囊,为了一己之私而贪墨枉法,即使积累下富可敌国的财富,也会在李治上台以后,朝代更新之际,被后者来举报而整翻。
马周作为一名穿越者,了解到二十五史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指鹿为马,乾坤颠倒的种种变化,当然明白。要做魏征这类的忠臣而不能做李林甫那样的逆臣和佞臣。
整个大唐的历史告诉马周,正是因为处在贵族崩溃而普通百姓登上历史舞台之时,自己才得到乘上这股东风,一路飙升到一品官的高位。
此时。朝堂内有长孙无忌和李绩马周两大势力。
长孙无忌代表着关陇贵族集团的人,而马周李绩代表着普通士大夫的利益。
关陇集团无非就是那些,在建立大唐的时候,在战场上立有一定的军功,凭着一个人的努力。企图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使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的子孙后代,可以有一个安乐的生活环境。
一小部分人,能力是有的,但并不是最突出的,却掌握着天下九成的资源,掌管着天下所有人的命运。这对于天下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是不公平的!普通百姓无论你有多么高的才华,多么丰富的知识,多么高远的眼光。只要你没有这个贵族身份,并没有参与朝政的机会。
试问,大唐还能在这条不归路上坚持多久?
马周深刻的知道,现在挡在大唐前进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是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贵族集团,霸占着朝堂上的权力而不放手。必需,通过一定的手段,迫使他们放弃这种代代相传的权力,把这权力放给天下有才能的百姓,使他们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出更大的业绩,返哺养育了他们的百姓。
长孙无忌等人肯定不会轻易的放弃自己手中的既得利益,而且,他的身份非常特殊。是李世民的小舅子,李治的亲舅舅,朝内朝外,从者如云,势大根深,想要撼动他的根基。比登天还要困难。
所以,李世民要求马周从朝堂上退出来,马周说让李世民给他三年时间。正是为了处理此事,用三年的时间,打一个神鬼不觉的胜仗,彻底的把这帮无所事事的贵族,从大唐的吏治之中清理出去。
有了目标,马周就开始布局。
这几十年来,马周在朝堂上也有一帮人左右相随,但马周并没有亲自给他们谋到什么权力,全是通过正规的渠道,让他们自己博取前程。即使这样,马周给他们指点明路,对他们影响也非常深远。
马周先从地方开始,从一州一县的安排开始,全部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有学识,有见解,有眼光的人,把安排到将要的位置。等他们做出一些政绩,再向李治推荐,提拔,慢慢委以 重用。
从县,到州,再到长安的普通官员,一步步,一天天,慢慢的改变着,变化着。等长孙无忌有所意识的时候,气候已经成型。
但是,长孙无忌也不是省油的灯,哪能坐着等马周把屠刀架到自己的脖子上?
于是,长孙无忌便无事生非,横加指责,鸡蛋里面挑骨头,把一些如日中天的,颇有政绩的一些科举士子,从一些重要的位置上赶下去。再派官员的时候,就派一些贵族去担任。李治也同意了。
毕竟,现在的朝堂之上,不依靠科举取仕就得依靠前朝贵族。不然,还能从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就委以重任?
在长孙无忌打压的人中,就有马周在博州任教时的一个学生郑善治。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就是他帮助马周修筑了木质轨道,为战败高句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
此子心思敏捷,活泼好动,有时候便说些无关大雅的玩笑话。这本无关大碍,却被长孙无忌的人,抓着小鞭子,往死里整。下入大牢以后,马周才得到消息。
马周非常生气!若是整别人也就算了,还能咽下一口气,毕竟,天下有的是科举之人,不行就再换一个。长孙无忌明明知道,郑善治是马周的学生,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出过大力。拿下的时候,竟然没有向马周打声招呼!
当马周了解整个事情的经过以后,就再也不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