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神皇纪元》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神皇纪元 () >> 第二百一十九章 访贤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34848/

第二百一十九章 访贤(2/6)

这个,想必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外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当初,长孙无忌也就曾担任吏部尚书一职,由此可见吏部的重要‘性’。由于武元衡毕竟还很年轻,刚刚才虚岁三十,资历和名望还有些不足,所以暂时也不好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待日后在吏部做出了足以服众地成绩以后,宰相之职是少不了的。

兵部,这个地方的官职任命,曾让萧云鹤头疼了好一阵。四大元帅,谁都可以担任此职。但是,任命其中任何一人出任兵部尚书,都有可能会伤害了其他三人的感情。为此了兵部尚书这一个职务的斟酌,萧云鹤可是没少费工夫。他甚至还当面问过李怀光、楚彦二人地意见。二将自然是各自推托,都不肯担任,一力举荐马燧或是李晟来担任。后来,萧云鹤再征询了李勉和名大学士的意见,终于敲定了人选----李晟。用李怀光地话来说,那就是要说打仗,咱四人谁也不怕谁。可是要说担任兵部尚书处理军国大事还要玩‘弄’笔杆子,这个人选非老蒜头莫属。与此同时,马燧自然也是不能怠慢的。萧云鹤想得很清楚了,由于在一百多年前,自己曾亲自挡任过尚书令一职,所以近百年来,这一职务很多时候都是空缺的。现在,老头当皇帝之前担任过,但也是虚职;自己还是汉王时也担任过,也没有管过什么事情。所以,尚书令这一职务,不如就按照惯例将它空缺着。只任命尚书左右仆‘射’,来共同履行尚书令的职能,统率六部。马燧,远在河北自然是无法来朝处理六部的事宜。不过,这个左仆‘射’的职务,也是非他莫属了。这样一来,位居六部尚书以上的马燧,也成了理所当然的宰相。这样的待遇,应该能让马燧和他手下的十万大军满意了。至于右仆‘射’一职,暂时只作空缺的好。否则,马燧不在,右仆‘射’就会一家独揽形成一言堂。另外,由于兵部尚书不在朝中,可是兵部的事务却是需要人料理的。 因此,也只好委屈一下李怀光和楚彦,各自担任起兵部‘侍’郎的职务,暂时挑起兵部的各项责任来。待到李晟得胜归朝,那他就是出将入相了。

吏部和兵部这两个顶重要的尚书敲定以后。其他四部的人选就好选定了。杜黄裳曾在刑部和御史台都干过,熟悉大齐律法,而且为人办事也很稳妥。由他来出任刑部尚书一职执掌刑罚,比较合适。

礼部尚书,最主要的职能就主管朝廷中地礼仪、祭祀、宴餐和贡举。要一位熟悉宫庭礼制、出身显赫的人来担任比较合适。韦执宜的家族曾出过十四名宰相,他本人也是学富五车名声在外,是国都很有名气的才子仕人。让他来出任这个文化与教育部长。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工部的人选就更好敲定了。贾耽与李吉甫都‘精’通于地理学。贾耽年近五旬,出身仕族名声显赫,其为人品行和才华颇受朝臣的敬重。由他来出任工部尚书,想必也不会有太多人持有异议。年仅三十岁的李吉甫出任工部‘侍’郎担任他地副手,也有利于学习和培养人才。

户部尚书的人选。曾一度在好几个人选中来回徘徊了一阵。后来,李勉出面给萧云鹤举荐了一个人----王锷。此人在大齐的各个地方出任过不同大小的官职。但无论到哪里,都经营得有声有‘色’,而且极善理财。由他来执掌大齐的国库,为大齐地经济出谋划策‘精’打细算。想来也是十分合适的。李勉提出这个意见后,众人皆无异议。而且萧云鹤相信李勉,是他举荐的人才。定当不会出错。于是,一纸文书让正在担任鸿胪寺少卿的王锷,平步青云做到了户部尚书,成了大齐的管家。

至此,三省六部地主要人选,全部敲定。一个新的政治班子,出现在了萧云鹤的身边。从整体框架上看,有孔巢父这种名传天下地鸿儒。也有李勉这样人皆仰望的泰斗。有武元衡这样的青年才俊,也有贾耽这样的老而持重之辈。有敢作敢为直言不讳的陆贽与薛存诚,也有积极创新追求突破的王丕和王叔文。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王锷,也有出身显示的望族名仕韦执宜。各‘色’人等,各个阶层地人才。搭配得十分合理。

一个暂新朝廷,即将登上大齐的政治舞台。以这些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为主。搭配了一些原有的职官仕人,这个新的三省六部,给人耳目一新地感觉。没有人再怀疑这批人只是一些没有实权的虚职散官。其中,左谏议大夫陆贽、兵部尚书李晟,还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令李勉和尚书左仆‘射’马燧一起,出任宰相。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四个宰相当中,李晟与马燧都不在朝中。李勉年岁已高,也不会处理什么重大事宜。也就是说,曾经一举霸占大齐所有权力地宰相,职权已经被分化了,被三省六部的人所代替。权力分化,各司其责相互监督,这就是萧云鹤想要建立的一个新的朝廷秩序。

其实,他也并不是认为宰相不重要。只是自己在朝中的日子尚短,无法组建一个令人信服的宰相班底出来。现如今,除了陆贽和李勉,的确是没有太合适的人选。也许孔巢父的名望够,可他的满腹才学未必就能独当一面济国安邦,也就只能出任一个高级幕僚;武元衡、薛存诚的能力足够,可他们还年轻,资历和名望不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大齐的朝堂之上,出现了大齐数十年来最这罕见的一幕---居然只有两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九章 访贤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