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苦口良药(1/2)
“他们为什么要懂我们?”冯一平这话,让查尔斯张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脸色变得有些尴尬。
他原本以为,自己对华尔街的吐槽,肯定会得到在座各位的支持——老丁不就那样吗?
但冯一平这话,无疑非常明显的表现出了对他这话的不认可。
不仅是不认可,这句反问的话,直截了当的表明了冯一平的反对。
这位冯总,不是一直笑眯眯的,挺好说话的吗,怎么会在这样简直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上,旗帜鲜明的表示反对?
他这是,对我有意见?
他看了旁边一眼,发现丁总同样也有些尴尬,顿时放心下来,不是针对我一个人就好。
“冯总,难道你认为不是这样吗?”他说道。
虽然尴尬,虽然面对的是冯一平,他还是挺傲慢。
毕竟,他也是做过带头大哥的人。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他也被人当作是中国互联网界的教父,曾经被奉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人。
毕业于名校麻省理工,并且在海外浸淫多年的他,也是国内的商业人士,哪怕是本就认为前卫的互联网领域中,最有个性和最高调的一位。
他非常时尚,甚至都上过时尚杂志的封面。
他喜欢各种流行的运动,曾经带着鸭舌帽在天安门广场玩滑板。
他酷爱跳舞,喜欢热闹,因此和娱乐界交往密切,在他公司大厦顶层的玻璃屋里,经常有娱乐明星和各界名流,在那夜夜笙歌。
和国内知名的房地产公司负责人一样,他也喜欢登山——因为和娱乐圈关系密切,他目前正筹划着带几位知名的美女明星和自己一起登山。
他身边美女如云,他却认为自己不需要结婚,和丁总一样,成为商界有名的钻石王老五。
他还在接受采访时,高调的发出过“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中国首富”,“我是中国有名又有钱第一人”的豪言……。
这么说吧,在冯一平快速崛起前,这位在国内,就相当于是后来高调的老马和某国民老公的结合体。
是一个非常懂得注意力经济的媒体宠儿。
所以面对一下子就把包括他在内的国内的大把风云人物,全部衬托成昨日黄花冯一平,他虽然佩服,虽然有些无可奈何,但依然掩饰不住自己的傲气。
“我们目前必须得承认两点,”冯一平说,“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在互联网界,美国确实处在世界的前沿,所以在互联网界,普遍存在崇拜美国的现象,”
“在这个大前提下,哪怕是两家同样性质的公司,肯定是美国的那家更受投资者的看好和欢迎,”
查尔斯张想了想,说道,“这一点我承认,”
这一点他当然得承认。
这么说吧,除了冯一平在美国创办的公司,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目前都还是对美国的模式进行复制,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创新。
“我们还必须承认一点,即便是排除政策的因素,就现在来说,显然是我们更需要纳斯达克,”
他这里说的政策的因素,主要指的是,在创办之初,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很多都接受了国外风投的投资,属于是合资公司。
但在国内,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信息业务,以及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也就是网络内容服务商,所需的icp牌照,合资公司很难取得。
所以大家纷纷采取在国内成立一个内资公司,而内资公司,属于在境外注册的公司——常见的做法,是注册的离岸公司的子公司。
这也就是vie模式。
采取这种模式成立的公司,会被国内的证券主管部门,视为规避相关政策的公司,很难得到上市审批。
即便能得到审批,国内a股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也比纳斯达克严格。
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要连续三年盈利。
话说很多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要上市募集资金,主要是因为钱不够烧了,都没钱烧,哪还能开展业务,哪还能盈利?
要是都指着在国内上市,估计没几家能活下来。
但美国不一样。
和国内的审核制不同,美国资本市场采取注册制,对于拟上市公司不设盈利门槛,只要你的公司业务高速增长,占据很大市场份额,即便亏损也能上市。
从总体融资环境看,美国又对互联网公司、高科技公司普遍看好,并会给予高估值,所以,纳斯达克就成了大家最好的选择。
“说得直白点,就是在现阶段,是我们有求于他们,没有美国的这个融资渠道,我们很多公司都会坚持不下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他们懂我们?”
说白了,这就跟公司和银行的关系差不多。
你实力不行的公司,得求着银行贷款,而实力雄厚的公司,反过来被银行求着贷款。
贷不来款,埋怨银行不懂你,有用吗?
现在是有很多公司,希望能到纳斯达克敲钟,但别人不答应,后来,比如说阿里,当他做出成绩来以后,纽交所、纳斯达克,不是主动争着登门动员他们去上市吗?
“但是,我们毕竟是给华尔街的那些家伙提供了机会,不是吗?”查尔斯张说道。
他这就是有些放不下面子。
相对来说,是国内的不少公司,要有赖于华尔街提供的机会。
所以冯一平就当作没听到他说的这句话,“现实就是,在我们实力不够的时候,不能奢望着别人来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