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珠帘卷雨》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珠帘卷雨 () >> 第三十六章 无辜者押赴刑场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36457/

第三十六章 无辜者押赴刑场(3/4)

喜欢龙凤仪,徐晨也喜欢龙凤仪。现在徐晨开车撞了人,一死一伤;徐晨对事故供认不讳;请法院根据苦主的要求,将肇事者徐晨绳之以法,以平苦主丧夫伤己之愤。

“公门之中好行事”。不管是官场还是公检法,不管是当权者还是执法人,利用手中职权为己、为关系人、为某种目的而枉法者比比皆是,而且很容易达到目的;乱世之中更是如此。身为江州法院院长的何炳贤,接到儿子的“调查报告”,听了儿子的“心里愿望”,也就“心中有数”了!

次日,何炳贤带着儿子何文轩在家里呈报的“调查报告”,到法院院长室坐定以后,便一个电话招来二庭庭长侯岳,将“9·28交通事故案”交由他审理;并明示和暗示的告之侯岳所要的“判决结果”——将一死一伤的肇事者徐晨判处死刑,以平苦主之愤。

侯岳庭长接过“调查报告”,回到庭长室仔细阅览了一番,便着手准备开庭的一切事宜。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江州法院突然开庭审理“9·28交通事故案”。由于“肇事者”徐晨对事故经过供认不讳,侯岳庭长毫无悬念地当场宣布:徐晨于一九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开车在新京口撞了人,造成一死一伤。苦主一定要肇事者偿命,因此判处徐晨死刑,立即执行!

这权力啊!是可爱的,又是可怕的!“9·28事故”本是交通事故,赔了钱就算事。但被几个当权者一弄,就把一个无辜青年判处死刑,且立即执行!哎!古往今来,司法机关造成的冤假错案太多了!

江州法院二庭庭长侯岳这样的审理宣判,在江州引起很大的轰动。而对涉事的徐府、龙府震动最大。

首先是徐道丰行长和夫人余晓蕙最是惊愕和恼怒——王美光局长不是答应很快放人的吗?杭桂兰不是收了四千大洋,不再追究徐晨的责任吗?龙爷龙在天不是保证不会让徐晨为龙凤仪顶罪的吗?怎么江州法院就突然开庭,竟然还判处晨儿死刑,立即执行?

徐行长夫妇一顿气愤以后,便兵分两路:徐道丰去找王美光局长问个究竟;余晓蕙去龙府问个究竟。

徐道丰行长去找王美光局长问个究竟,王美光局长便把何文轩强行将“调查报告”私呈他的老子、江州法院院长何炳贤,可能是何炳贤“舞弊”,让二庭庭长侯岳如此判决的。徐道丰行长听了这番话,只气得长吁短叹的回来了!

余晓蕙听了徐道丰的一番话,心知王美光“难挽狂澜”;便气咻咻地去龙府问个究竟。

“龙爷!您不是说绝对不会让我家晨儿担责的么?”余晓蕙刚刚落座,便直捣主题。

“徐夫人!您听我说……”龙爷龙在天便把他找龙凤仪谈心,说明何文轩是因为想得到她才这样要置徐晨死地的。以及他和龙凤仪去看守所探望徐晨后,便找何文轩和王美光局长自首;何文轩不想让龙凤仪顶罪,赵淑娴便劝龙凤仪嫁给何文轩,以救徐晨。龙凤仪生怕徐晨看到她嫁给何文轩而伤心;因此决意不嫁给龌龊小人何文轩;又第二次到警察局自首的一应情况告之徐夫人余晓蕙。

余晓蕙听了龙爷一番诉说,心知龙府已经尽力,实是何文轩从中作梗所致;也就无话可说。但徐晨命在旦夕,这事如何是好?

“伯母请放心!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会把徐晨救回来的。”在门外听了父亲和徐夫人谈话的龙凤仪,遽然走进大厅,向徐夫人许下如此重诺。

“凤仪!你有何办法救徐公子?”龙爷和徐夫人不解地问道。

“你们尽管放心,我一定会救出徐公子的。”龙凤仪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徐夫人!这您就放心回去吧!小女从来不说诳语,她可能有她的主意。”

“好!那我就先回去了!还请龙小姐多多费心。”徐夫人说罢,便起身告辞;父女俩将她送至门外。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午,一死一伤的交通事故肇事者徐晨被押赴刑场,验明正身,等候午时三刻执行枪决。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午时三刻才执行枪决呢?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规矩”:因为午时三刻,差不多是中午十二点钟的光景,此时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地面上的阴影最短。这在过去的人们看来,这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相信迷信,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就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这种“规矩”一直相传至民国期间。

时间慢慢推移,监斩官侯岳、何文轩的怀表指针指向了十二点。

“时间到!”

“准备!”

“举枪!”

“射……”

“枪下留人!”何文轩“射击”的“击”字还没有喊出口,突然有人一声断喝,要求“枪下留人”。

“刀下留人!”和“枪下留人!”,是为了营救即将被斩首或枪决的人而向主持或执行斩首、枪决的人发出的留人一命的紧急呼吁。主持或执行斩首、枪决的人听到这一声喊,都必须停止行刑。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规矩”。

随着“枪下留人!”一声断喝,只见龙凤仪迈步走上行刑台。

“各位父老乡亲!这个被判处死刑,并即将行刑的所谓

状态提示: 第三十六章 无辜者押赴刑场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