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岁小儿烧库房(1/2)
转眼之间,子浩和子兰都已经五岁多了。张家自皇上御赐匾"荆编天下"后,藤具生意更加红火,近些年张二已经把生意,做到五百里外的镐京去了。
张二是褒国的军帽监造史,张家还得负责制造军帽。生意量大,人手不足,张二决定开设学馆,收徒授艺。这些年二虎在师父张二的培养下,技艺突飞猛进,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五年的时间也让张家富甲一方。张家在五百里外的镐京城了还租下了两间铺面,售卖自制的藤具。张二爷还将镐京出产的青铜器皿低价收集起来,运回褒国进行出售。张二现在已经被街坊邻居们荣升为张二爷了,二虎他们喊张二为师父。生活富足的张二爷在褒城买了所大宅子,全家人都搬了过去。张家老母投个清闲,大宅中的琐事都交给张二的妻子环儿打理。
张家老宅被腾了出来,做了张二爷的学馆和藤具店的仓库。张家现在家境优越,子浩在亲人溺爱下,被娇惯的不成样子,让张二爷夫妇颇为头疼。张二爷夫妇都不识字,张家老母建议给子浩请个先生。子浩生性顽劣,先生气的来一个走一个。张二爷生气的时候,只说要送子浩去山上的道观修行,永远不要回来。刚开始子浩还有点怕,后来闹明白爹爹说的是气话,就不再惧怕了,反而更加放肆了。
这一年褒国大旱,庄稼收成大减,大批的百姓涌入城中。国君褒?下令两年内免收赋税,并多次开仓放粮,才稳住局面,入城的百姓慢慢散去。在这群百姓里有个衣衫破烂的中年男子扛一口破木箱,牵着一个小女孩,迟迟不肯离去。守卫们无奈,只好请示城中负责管理治安的张都尉。
张都尉何许人也?正是当年的小城守张大。这些年来张大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地荣升为都尉了。张都尉上任后,每日里一身戎装,骑一匹高大的白马,手提一杆长枪,威风凛凛地在城中巡视。小到百姓之间的纠纷,大到城防建设城都归这位张都尉负责。城里没有百姓不认识这位张都尉,热情、正直、认真、负责,拳脚功夫也十分了得。张都尉办事利落公正,深受褒国城内的老百姓爱戴。
张都尉闻听此事,心生诧异。国君褒?已多次开仓赈灾,两年内都不用上缴苛税。老百姓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还会有人不肯出城回家?张都尉决定要亲自过问这件事情。这位中年男子被带到张都尉面前,张都尉仔细打量这位中年男子。只见他双目有神,面无惧色。张都尉道:“尔那里人家,为甚不肯出城?”中年男子道:“吾梁州人氏,既入城何必出城。”张都尉道:“尔何出此言?细细告来。”中年男子道:“吾妻病逝,家中仅吾父女二人,小女聪慧,自幼喜欢舞蹈,吾久居深山,恐误其前程,故舍家入城。无奈小女病倒花光积蓄,只好流落街头。”张都尉道:“尔说话不象个粗人,何不找个差事做着,也好有点补贴,寻个落脚之处。”中年男子道:“吾在此地生疏,劳烦大人费心帮我寻个落脚之处。”张都尉又道:“尔可有过人之处?”中年男子道:“吾乃读书人家,琴棋书画都还擅长。”原来是个落魄的读书人。张都尉低头不语,天下无用是秀才。除了读书,什么技艺都没有,在那里给他找事做去?眼见天色已晚,张都尉不忍他父女二人无处藏身,就将二人带入城内的一间小客栈住下。张都尉交了几日房钱,给父女两留了些盘缠,暂时将父女二人安置下来。刚刚安稳了些,这位中年男子,赶紧把随身带来的那箱子拖了过来,打开查看。张都尉暗暗吃惊,这箱子里装的全是书籍和画卷。张都尉不识字,也看不懂这些都是些什么书,只是暗想这人真是个书痴啊。
这一日张都尉正在后街巡视,突然听到有人大喊:“张都尉留步。”张都尉赶紧勒马,就看见张家的家丁小四,冲到自己马前大喊:“大爷赶紧瞧瞧去,二爷要打死小爷了。”张都尉吃了一惊,来不及细想,赶紧策马向张二的新宅奔去。
张大刚到张家新宅门外,就听到里面隐隐传来子浩的哭闹声。张大赶紧跳下马来,向前厅奔去。前来牵马的家丁大喊:“大爷,小爷在西华厅。”张大赶紧调转方向,往西华厅跑去。弟弟张二发达了,宅子也够大,一时半会到不了西华厅,张大好生着急。子浩现在可是张家唯一的长孙,更是张家老母的心肝。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弟弟竟要打死他,老母的面子也不肯给了。
西华厅外,张大见张家的家丁个个声色紧张,整整齐齐站了好几排。再往前一瞧,只看见老母、弟媳环儿、侄女子兰全都低头跪在厅外。真是大事不好啊!张大赶紧快步跑过去,张大扶老母起来,老母不肯。老母神情激动,连连大呼:“你让你那弟弟,也打死我好了,省的活着受罪。”张大无奈,快步进了西华厅。只见弟弟张二暴跳如雷,不停地抖动手中的皮鞭。子浩就被绑在厅内的柱子上,脸上有几道被抽的伤痕。子浩肩上的衣服也破了,抽抽嗒嗒,泣不成声。子浩看到张大就象见了救星,眼巴巴地盼着大伯能放他下来。张大对张二道:“兄弟这是做甚?”张二道:“这个小畜生烧了老宅,留下也是个祸害,不如今日里早早了结了他。”
张大大吃一惊,侄儿子浩才过五岁,就干出这等事情,难怪弟弟会这么生气。但眼下救人要紧,管教就成了后话。张大对张二道:“子浩顽劣,是该好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