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月饼2(1/2)
沈小西绝对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儿,思想到了,就要马上行动。[t]她要借用“月饼”的名字,用21世纪的手法,让大唐的民众品尝到甜品的幸福。
只见沈小西先找来一只大木盆,洗净拭干,这是和面用的;把一袋白面缓缓的倒进大木盆里一些,然后加水调和,再加入些面粉,兑入水进行调和,如此反复多次后,一袋面粉正好用尽,面和水的比例也刚刚好;接下来就是揉面,沈小西在爸爸的酒楼帮过厨,又有着极高的厨艺天赋,当然也包括做面点,中式西式的全都不在话下,有时也会犯点小懒,因为她总觉得做面点手累胳膊酸的。不过这次,她却没有叫苦,因为她想赶在进宫前,让月饼惊艳亮相呢!
话不多说,沈小西用她那双白白净净的小手,在那一大盆面上,揉啊揉啊,用转腕的技术,盆壁上的面渣全都收揽到手里的面团上,然后压实再揉,把上面细小的气孔全都揉灭。一大团雪白的面团,在沈小西柔软的小手下,翻滚徜徉,似懒懒的打着盹,又似舒舒服服的伸着懒腰,让人真想化身为那团幸福的面团,在沈小西的手下,按摩着,享受着。
不多时,沈小西的面团揉好了,由于在揉面时加进了做馒头的面头,可以起到自然发酵的作用,沈小西用一块干净的木板,盖在大木盆上面,不留一点气孔。然后灌了个汤婆子放在木盆下,让汤婆子的温度给面团加热,促进它的发酵。
接着,沈小西又找来一床被子,把汤婆子和盖着木板的大木盆结结实实的包了起来,这样可以有助于温度的保持,不至于让汤婆子冷掉。接下来就是等面发好了。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沈小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陷儿。因为这是唐朝,没有电烤箱,现代的广式月饼和苏式月饼都无法完成,只能做出家庭用蒸锅完成的蒸月饼。不过,这也是极其考验一个厨师水平的面食,面皮儿发得好不好、馅料配制的好不好、蒸制的时间控制、甚至月饼的造型设计……每一样都影响到蒸月饼的口感和美观,要做到“色香味意形养”这现代美食届六字评判标准,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眼下沈小西准备利用唐朝现有的材料,做几款多重口味,造型独特的“沈式月饼”。有白糖芝麻陷儿、山楂桂花陷儿、葡萄干核桃仁陷、还有红豆沙陷。
前面几种馅料准备起来比较简单,只需炒制熟,按比例配好即可,操作起来也简单易行,唯独最后一种红豆沙陷,唐朝没有现成的红豆沙,沈小西便用现成的赤豆洗净、蒸熟,再加入白糖,用臼子碾碎,虽有些费事,但看着毕竟还像那么回事,尝起来倒也香糯可口,自有股豆香,让人顿生思乡之情啊!
配好四种馅料,沈小西揭开棉被,看了看盆里的发面,尚未发酵好,还需要点时间。正好趁这个档口,找了几块南瓜,在上面发挥了一下自己厨艺的雕刻水平,弄了几个模子,准备包好月饼后,在上面卡出图案应景。
一切准备妥当后,面也发酵好了,白白胖胖的溢出了木盆的边缘。沈小西把面挑出木盆,分了四份,再把每一份逐一擀成条、揪好剂、擀成圆,一上一下、中间均匀的铺上馅料、再用她的巧手转圈儿捏成荷叶边、最后在上皮处卡上雕刻好的模印,一个月饼的生坯就做好了。
沈小西巧手飞快的包着,与此同时,厨房里的大竹篦下,水已经烧开了,正翻滚着水花,让人心中大块。沈小西把这些包好的月饼按馅料口味分四笼,上了蒸屉。蒸汽蒙蒙、甜香四溢,沈小西的唐朝月饼马上就要出场啦!
很快便到了八月十五,暮色沉沉,已是傍晚时分了,沈小西把蒸好的月饼每种口味都拿出来,单留了一些,放在厨房的盘子里,那是她给老夫妇俩和小二哥留的,想让他们尝尝鲜儿。看来今天是不能同他们一起过中秋佳节了。
其他的月饼分了四层,装在了一个大竹筐里,每一层用笼屉布隔着,最上面一层,蒙上笼屉布后,又在上面罩了一块大红的棉布,弄得像嫁妆担子似的,虽有点土,但不失喜庆特色,倒也应了中秋团圆的景象。
“小西,都准备好了吧,小顺子该来接你了。”刘大婶看沈小西这一天忙忙碌碌的,也插不上手,这会儿清闲了,忙过来关心一下。
“都收拾好了大婶,我还给太子殿下带了件礼物——”沈小西摆弄着她刚刚穿戴好的宫女服,转过身,指了指旁边那个装满月饼的大筐,得意的扭了扭。
“呦!这是什么呀!满满一大筐,好香呀!”刘大婶盯着大筐,闻到了里面香甜的味道。
“当然是好吃的喽!对了大婶,我还给你们二老以及小二哥留了一些,在厨房里。这叫月饼,很好吃哒!今天我不能陪你们过节了,你们吃月饼的时候要记得想着我哦!”沈小西撒着娇对刘大婶说,眼神里留露出依依不舍之情。
“你这孩子,这么忙,还想着我们!又不是不回来了,今晚玩得开心点哦!见了太子,替我们带好!”刘大婶帮着沈小西整理着衣服,慈祥的说着。
这时,外面小顺子的声音传来:“小西姑娘,该启程了。”
“哎!来啦——“沈小西麻利的起身,拎着她的大篮子走了。到了门口,小顺子体贴的替她接过篮子,扶沈小西进了停在“天下客”门口的一辆马车。
沈小西坐稳后,揭开马车的窗帘,向前来送行的老夫妇俩还有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