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北唐》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北唐 () >> 第二章 :五代十国(8)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39879/

第二章 :五代十国(8)(3/4)

/p>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军功授田,这确是实现帝王之业的一架阶梯。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可惜的是,在五代十国诸侯纷争的乱世,似乎没有人看到这一点。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朱温、李从珂、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柴荣,一直到赵匡胤,强人如林的时代里没有人思考过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灭六国,没有人分析过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成为天可汗。时代顶尖的人物们目光注视的,仅仅是权力和财富,却往往忽略了权力和财富的基础。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二十一世纪人的知识和远见,确实不是一千多年前的人所能够比拟的。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更聪明,论起实务能力,一百个李文革三头六臂加在一起也未必能够超过李彬和秦固当中的任何一个。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但是李文革的脑海中凝结的,是两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是经过总结和提炼之后最精华的那一部分。不管能力如何,不管实际与否,事实就是如此,李文革能够看到李彬和秦固绝对看不到的东西,这无关学识和能力,仅仅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李文革的大脑里,同样有着李彬和秦固们的经验和智慧,只不过这些经验和智慧乃至教训在一千多年之后被提炼了,被总结了,被无数的专家学者们研究分析了。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因此李文革当作常识说出来的东西,听在古人的耳朵里,无异于振聋发聩的一声巨响。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然而军功授田,在李文革看来目前确实只能说说而已。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再先进的理论没有实施的条件,也只是几句空话而已。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李文革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便是,他只是延州的一名最低层的从九品军官,他不是高允权,他不是朝廷承认的彰武军节度使,他不是延州上百万亩良田沃土的主人,他不是这块地盘上的大地主。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所以他苦笑道:“我只是个小小陪戎副尉,说出话来人微言轻,军功授田制度虽好,却不是我的力量能够推动的,高侍中和西城的达官显贵不会听我的……”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他顿了顿:“不过李观察若是能够说服高侍中,此事倒有几分实施的可能……”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李彬和秦固对视了一眼,均纷纷摇头。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所不同者,秦固是一面叹气一面摇头,而李彬则是一边微笑一边摇头。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怀仁,你太高看高侍中了,却太小瞧你自己了——”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李彬的话让秦固和李文革同时抬起头来,不解地望着这位延州文官的首领,高允权身边的亲信重臣。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李彬缓缓道:“高侍中识大体,晓大局,知进退,明得失;作为一方藩镇,他确实是个明白人。这也是我能尊奉他至今的原因。若是他也是高绍基那种骄狂自大处处卖弄小聪明的竖子鼠辈,他在延州也坐不到今日……”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然而他不是汉高祖,也不是唐太宗。他做不到身处一隅胸怀全局,他终日所想,不过是怎样能够延续高家一门的富贵权势,怎样能够维持延州这种半割据的局面。他的心中,没有富国强兵的大志,更没有天下苍生的疾苦。军功授田这种事情,他没兴趣做,更没胆量做。即便是老夫去游说于他,只怕也是适得其反,他反倒疑心老夫过分插手军务,欲对他高家不利了。嘿嘿,好心好意做恶人,这样的事情老夫不屑一做……”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子坚原本也是高侍中身边亲近之人,但是自从出任肤施县令之后,对高侍中也日渐失望,不是因为高侍中对他恩义不在,而是志不同道不合。子坚是读书人,是平素以士大夫自诩的豪杰,他和老夫一样,均有以天下为己任之志。在中枢当为良相名臣,在一隅当为黎庶父母。子坚是国士,不是高家的奴才。我说的不错吧?”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秦固迟疑了半晌,苦笑道:“国士云云,愧不敢当,文质公所言大体不差。高侍中待我恩重如山,于私情私义,我当尽忠报效。只是秦某实在不是欲终老边陲之人,高侍中在日,我无话可说,自当尽力维持肤施局面,以不辜负侍中重托。一旦侍中千秋之后,秦某便与高家再无瓜葛,届时挂冠而去,也不算对不住侍中的知遇之恩了……”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李文革默默地听着,心中暗道以你和李彬走得如此之近,只怕到时候你想闪人高绍基也不会放过你。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不过秦固此人在历史上并无名气,并未留下片言只字的记载,李文革也说不好他未来的命运会如何。

nbsp;nbsp;

nbs

状态提示: 第二章 :五代十国(8)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