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强渡维尔尼亚河 2(1/4)
第五百八十五章 强渡维尔尼亚河 2
维尔尼亚河冰层已经被炸碎,在河两岸没有平息的火光映照下,能够看到就是严寒的夜晚也无法将其再次封冻。 河面上飘着碎冰,这会给强渡造成极大危险,但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
河西侧加里宁街两边建筑已经被完全摧毁,沿河突出部原本那些童话般的别墅荡然无存,留下一堆的废墟。就在这片还燃烧着的废墟里,突击三营正严阵以待,战备发动强渡。
他们这里将是两处强渡渡口之一,隔河相望能看到纪念波兰诗人、革命家的密茨凯维奇的纪念碑:它很幸运,没有像它身边那些建筑一样被迫击炮弹摧毁,只是身上多了些子弹和弹片右下的印痕而已。
突击部队战士们正在观察河对岸,标注需要在进攻发起前就要摧毁的制高点,这项任务将交由那些勇敢的加农炮兵完成。
视野里就在密茨凯维奇纪念碑身后侧翼,一座火光中映现的古老建筑被炮兵观测员标注进了自己的炮击指引小表格里——如果这会欧洲的建筑研究者同天主教徒在这里,非得和这名中士拼命不可!
浑身红色,三座高高的塔楼,在上边能俯视整一段维尔尼亚河,那是圣安妮教堂!
集团军指挥部里,林俊同普尔卡耶夫也注意到了地标上的这座教堂,它对于强渡部队将是个大麻烦。不过两人已经没什么心思去考虑它有多重要,只要是地标上会成为进攻拦路虎的一切东西,唯一的结果就是被抹掉!
“这下拿破仑是带不走它了。”林俊说得有点风趣,这话司令员听得懂。
维尔纽斯有太多的教堂,常常是一个教堂塔尖望着另一个,两边只隔了一排房子,教堂多如牛毛。
圣安妮教堂位于维尔纽斯老城的维尔尼亚河右岸(也就是西岸),是哥特式晚期的杰出建筑精品,建于1581年。
它高22米,宽10米,全部由红砖砌成,外形优雅、建造精湛,仅教堂外墙就用了33种不同形状的红砖。
整座教堂布局均匀,由线条和角塔构成的图案绚丽多姿:风格独特的红砖教堂是由立陶宛大公亚历山大(1495-1500)建造,从那以后,这座教堂的外观再也没有改动过。1581年因为一场大火教堂得以重建,就是现在的这座,接下去三百多年只经历过一次扩建。
一百多年前拿破仑在东征俄罗斯经过维尔纽斯时,曾经被这座教堂的精美所吸引,想把它“放在手心里,带到巴黎去。”
拿破仑是带不走它,不过这会几门加农炮就能彻底将它抹掉!
炮兵连长抵近看过河对面情况后,向隐蔽在废墟后边的加农炮下达了指令:炮击塔楼,制高点先敲掉。至于教堂本身,和附近的建筑物一样,交给后边的压制炮火了,反正这一片过会是要被猛烈炮火覆盖性炮击的。
“距离400米,高度20米,正前方。”
观测员喊着炮击读数,不过他现在是在做例行公事——距离才400米,瞄准手从瞄准镜里已经将直瞄倒v顶点对准塔楼:两门加农炮做了协调,一门一边,再看看过会会不会有德军的火力点暴露出来。
时间20点40分,“高爆弹,装填完毕。”
“放!”
随着炮兵连长一声令下,两门zis-3几乎是在同时开火,瞬间河对面出现两个贴近的爆炸点,亮光中前方的步兵们能够清晰看到两座塔楼上的爆炸,不过塔楼并没有给炸塌,哥特式的立柱够坚固!
不用再给它们几发炮弹了,如果上头刚才有人,那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随着炮击,对面也飞过来几发迫击炮弹回应,不过对于各自隐蔽的红军而言威胁并不大。有两发迫击炮弹还打得比较准,落在加农炮阵地附近,炮兵们甚至能听到弹片嵌进麻包里的“呲呲”声,不过没有造成伤亡。
圣彼得-保罗大教堂,舒克林指挥的炮兵阵地上堆满了加装了引信的炮弹:两辆十轮卡车拉了近十吨炮弹给它们。步兵同志帮着卸下一半炮弹箱,所有炮兵一起动手,装配引信就耗费了不少时间。
这些炮弹可能今晚就要打出去一大半,有得小伙子们忙的,这会所有人都在步兵们挖的防炮壕沟里烤火,储备体力,准备过会玩命。
舒克林最后一次检查了所有炮组的准备情况,他已经接到明确命令,在目前阵地支援步兵强渡,压制公园对面的德军制高点。如果没有新的指令送来,这四门大炮在天亮前是不用挪窝了。
红着双眼睛,所有人都已经两天一拉诺夫正在闭目养神,舒克林靠在他边上:“怎么样,还顶不顶得住?“
“还行,不用劲就不疼。”
“过会悠着点,打完这一仗就到医院里给我去住上几天。”
“能休息才行呀,没指望,能不挪窝让我清闲几天就是走运了。”
格拉诺夫没指望能舒舒服服到医院温暖的病床上躺上几个礼拜,饭来张口,闲着没事看看女护士,运气好再聊上几句:他只要能在营地里修养就是心满意足。/
电话铃响起,舒克林接起电话,听到指挥员的声音:“所有人对表,还有10分钟,各部队各就各位,21点发动攻击。各压制炮兵提前5分钟炮火准备!”
“明白,少校同志。”
这时在河边,突击部队已经为橡皮艇冲上气,身边放着木浆,在各隐蔽地点准备21点整发动突击。沿河机枪阵地里机枪都已经打开保险,射手们的目光紧紧盯着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