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节 总参部演进欧战(1/2)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说:“39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坦克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此战,波军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红俄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德军死亡8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在欧洲平原的实战中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德国在实施武装力量的动员与展开措施中,采取了先机制敌的方针。德国武装力量对波兰的军事行动说明,预先组建的陆军和空军集团出其不意的实施密集突击,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战争过程中,坦克和空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了突破敌军防御,首次使用了快速重兵集团——坦克军、坦克师和摩托化师,与航空兵密切协同作战。出现了以快速重兵集团在防御纵深对敌人实施迂回和合围的机动条件。这样能扩大战役进攻纵深,提高战役速度。”吴泰乾的报告写到这里,他放下钢笔,眼前都是那一幕幕战火硝烟生灵涂炭的惨相,但是既然穿上军装就要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他继续分析道:
“当然,除了战场上的胜负之外,德国在外交方面的策略也非常见效。由于华沙波军的牵制,使德军难以攻克布列斯特要塞。而且从这一战斗中德军也敏锐的洞察到进攻波兰东部的困难:波兰东部此时波军尚有30余万人,而且波兰东部南北距离比波兰西部长得多,继续向东推进势必大大拉长战线,而德军总兵力不足,不仅难以迅速歼灭波军残部,而且因距离西线越来越远又会造成无法及时大量的部队西调。显然,请红俄出兵相助为上策。当9月25日波兰东部战斗结束后,双方议定了一条分界线,而德军也随即向华沙发起总攻并很快攻陷该城。这充分说明德军将华沙波军留在战役后期解决并不是真正处于兵力不足或者波军实力较强大,而是为了更多歼灭波军有生力量和便于西调。正是因此获得的10多天时间里,使得德军歼灭了华沙以东布格河以西波军主力,取得了对波军的巨大优势。这样即便西线有事主力部队西调,剩余的军队也能从容应对残存波军,基本解除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否则,德军可能无法歼灭波军主力,也不能防止法军一旦大规模进攻后被波法两军夹击的严重后果了。”
“看来德国人已经做好了在西线进攻的准备,估计三到六个月内德法之间必有一战,而且从目前的分析而言,德国的胜面极大。”张建元总参谋长分析道“根据观察团提供的分析报告和综合情报来看,“经过这次战争,原本一个独立的波兰成为了一块任人宰割的蛋糕,而一直执行绥靖政策的英法等国却并没有由此而真正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危险,看来欧洲全面爆发战争的日子近在眼前了。嗯,我们继续分析德波战争的经验教训吧,云阶兄,你来吧。”
“首先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德军在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确实可圈可点。德军不像我军有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以及立体协同作战的经验和规范,能首次在实战中使用大批装甲部队、摩托化部队等快速兵团突破波军防线,迅速插入波军后方并将其包围歼灭。应该说,德军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闪击战术运用得当。但是德军的部署应该不予肯定,尽管在实际作战中并没有起到一些不利作用。德军进攻波兰的主攻部队是装甲兵,而保证战役顺利进行的关键是尽量避免装甲部队前进受阻。而纵贯波兰中西部的维斯瓦河正是这样一个天然的障碍物。倘若波军依托这个巨大的“防坦克沟”进行防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抵消反坦克武器不足的弱点,对德军装甲部队迅速推进有不利影响。”朱云阶的分析让诸位高级将领都点头肯定。
“另外,德军在东普鲁士仅部署11个师也是一个较大失误。这11个师中没有装甲部队,突击能力弱、抗突击能力也不行;而且,东普鲁士被波兰领土三面包围,缺乏支援;如果兵力不足,容易被对方歼灭。波军如果集中兵力即便不依靠装甲部队,对付这11个师还是胜算很大。如果这部部队被歼,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也会实力大损,最终可能对战局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
“还有,德军在制定作战计划中没有采取大规模合围部署,而基本属于追击方案,从而未能在开战之初利用突袭条件大量歼灭波兰军队,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整个作战有了32天的拖延。”朱云阶的分析还在继续,杜子成、吴子玉、吴绶卿等老帅们都在旁听,对于这些中生代的将领中最满意的也就是张建元、朱云阶、林育英等几位了。“此外,德军中许多中下级军官是比较称职的,能够身先士卒,鼓舞士气,但这同时也造成军官伤亡率相当高,使得一些战斗因为缺乏指挥部队乱成一团。由于这场战役是德军第一次实战,士兵们也缺乏经验,缺少现代战争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概念。部队在行进中相互混杂、战场上怯战、误伤时有发生。德军的混乱给波兰造成多次反击机会。比如9月9日,波军“波兹南”集团军强渡布祖鲁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