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行贿(1/2)
第十五章 行贿
“杨大人,贫道这厢有礼了。”岐墨入内后,和年轻道士一起,向杨复恭行了个道家之礼。
“两位道长,请坐。”杨复恭心情甚好道:“杨立本,上茶,上好茶。”
“是,老爷。”大管家杨立本下意识地看了看桌上的墨宝,心道,这是什么字画,竟然让老爷欣喜若狂,还破天荒地请两位素昧平生的道人入座饮茶。
岐墨坐下后道:“杨大人,这幅墨宝乃是书圣王羲之为数极少的真迹之一,不知大人是否中意?”
杨复恭笑道:“本官附庸风雅,偏好古人墨迹,对于王右军之真迹自是万分期盼。两位道长,本官在此谢过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其代表作为《兰亭集序》,后因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博采众家,独成一体,创造了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王体书法”,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到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王体书法的出现,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能够发现书法美,而且还能将书法之美表现出来。后来的书法家几乎没有不临摹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之美誉。
和其他书法家相比,王羲之的墨宝几乎没有真迹传世,后世所见的全为各朝各代的临摹本。哪怕是在离东晋只有三、五百年的唐代,同样也几乎看不到王羲之的真迹。就连唐太宗也有骗取《兰亭序集》真迹的经历,足以见得王羲之的真迹是何等珍贵。
这就可以理解权势熏天的杨复恭看见这幅墨宝时露出的狂喜之情了。
岐墨微微一笑道:“杨大人何必言谢,贫道乃修道炼丹之士,但也知道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这幅《初月帖》虽然没有《兰亭序集》有名,却也是世间罕见之物,而大人精通文墨,实为与此帖相得益彰之唯一一人也。”
“好,好,道长,说得好。”杨复恭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有断过。这杨复恭虽为阉人,但自小苦读诗书,对于书法之道颇有见解,如果放在后世,一定是鉴宝圈内的大拿。是以,杨复恭一眼就能看出,桌上的《初月帖》确是真迹。
这时,杨立本已经冲好了一壶上等的茶水,给屋里之人各自倒了一杯。
“两位道长,请。”杨复恭伸手做了个饮茶的手势道:“这是蜀中进贡的特等蒙顶石花,产于剑南雅州蒙山之巅(现四川省雅安蒙山顶)。”
“谢大人。”岐墨喝了一口后便赞道:“好茶,不愧为蜀中贡品也。”
杨复恭点点头,对杨立本道:“杨立本,你先下去吧。”
“是,老爷。”
杨立本知道,送礼之人必定有事相求,既然自己收了两位道长的好处,当给他们以方便,随即离去。
“二位道长,敢问道号?”
岐墨道:“贫道法号岐墨,这位是贫道师侄希夷。”
“岐墨道长,看上去有几分面善,本官与你见过?”
“大人,贫道与大人有过一面之缘,不然也不会贸然前来了。”
“是吗?”杨复恭想了想道:“见谅,本官想不起来了。”
“大人,您这是贵人多忘事。”岐墨笑道:“一年前,贫道云游天下时到过凤翔郊外的郭家庄,正好遇上大人和圣上在庄中做客,那郭家庄庄主知道圣上崇尚道教,便让贫道作陪。当时,贫道虽然不知道大人身居何职,却也能看出,圣上是极其依赖,极其信任大人的。后来,郭庄主才告诉贫道,大人乃是我朝第一良臣,杨复恭杨大人也。自此,贫道心里便时常惦记着大人的风采。”
“哈哈,原来是故人也。”杨复恭终于想起,在郭家庄吃饭时确实有一名道士作陪,只是相貌却记不清了。
“与大人相识,实乃贫道之福分也。”
“好说,好说。岐墨道长,王右军之墨宝甚少流传,却不知你是从何处得到这幅字帖的?”
“大人,那王羲之与我道门一向深交,晚年时就隐居在嵊州东面之金庭桐柏山下,这金庭山中有一福地,乃是我道家三十六洞天之第二十七洞天所在地。据说,王羲之仙逝前将这幅《初月帖》留在了福地。一年前,也就是贫道离开了郭家庄之后,便前往嵊州金庭,看望在那福地担任主持的师弟,机缘巧合下,贫道师弟将《初月帖》交给了贫道。后来,贫道又继续云游,于前日和师侄一起来到京城。”
“这《初月帖》原来是在金庭福地,要是早知,自己便派人前去将其抢来了,何必要等到现在,还要落下人情。这岐墨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妖术,才从其师弟手中骗得此物,所幸,宝物现在姓杨了。”杨复恭暗自想到,脸上却是笑容依旧:“岐墨道长,本官有何可以帮你的?”
“大人快人快语,贫道也就直言了。”岐墨“呵呵”一笑道:“大人,贫道所修道法为炼丹术,因此想请大人在圣上面前美言两句,让贫道二人入宫炼丹。”
“就这么点芝麻大小的事,不就是想进宫谋个差事,混口饭吃吗?”杨复恭听罢,顿时放下心来。不过,脸色却略微一变道:“岐墨道长,宫中乃圣上所居之地,自是非同小可,所有入宫的道士都需要有名绅大臣或大寺院担保,本官虽然可以为你们作保,但本官还是希望知道,为何你们一定要入宫炼丹呢?”
“大人,这原因有三。首先,贫道听说这宫里的待遇甚佳,如果能到宫中炼丹,便可免除在外的奔波之苦;第二,宫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