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听说过人能飞吗?(1/2)
看着陈默用剪刀剪尖了的鹅毛蘸着墨水在白纸上画出细细的线条,不光是魏朝和那两个木匠,就连跟着过来看热闹的潞王和阴尚德也瞪大了眼睛。
李天佑眼神炽烈的望着陈默:“少言,你怎么想到用鹅毛做笔的?”
“小时候见人用过。”陈默随口答道,自然不能说这是人家洋人特产,毕竟自从三宝太监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倭寇之患以后,大明朝洋人十分少见,就算利玛窦朝见万历,也得再等好几年才行。
其实真正的鹅毛笔需要将长长的鹅毛做脱脂硬化处理之后才更好使,现在陈默手里拿的当然没有经过处理,所以画出的线条其实比起后世的钢笔所划粗的多,不过跟那软乎乎的毛笔比较起来,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毛笔想要画到鹅毛笔这么细,起码要经过多年的浸淫,而且相对于穷人来说,毛笔造价不菲,鹅毛却遍地都是。
回头得把这法子告诉村里那些想念书的娃。
老赵跟老刘打着小算盘,透过潞王阴尚德等人之间的缝隙,打量陈默画些什么。
陈默在白纸上画出四根柱子,柱子上有横杆,横杆上有拉环。线条明了简单,几笔就成,完事又在柱子和横杆上分别写上了“八丈”“六丈”的字样,抬眼见潞王他们围着自己看热闹,反把两个木匠挤到了一边,急忙说道:“殿下你们让让,你们又看不懂,叫两个师傅过来,咱给他们讲讲。”
“画的什么破玩意儿,本王还不屑看呢!”朱翊鏐瞧半天也没瞧出个所以然,现在被陈默这么一说,脸上挂不住,转身就走。
见他出门,阴尚德也急忙跟了出去:“殿下莫生气,反正也给了他机会,咱每就冷眼旁观,看他最后到底弄出个啥……”
小声的议论隐隐飘到陈默耳朵,陈默一笑,心说等着吧,有你们眼珠子摔地上的时候。
“老赵老刘,是这么回事儿,坐边儿上,唉对,靠近点,咱又不吃人,别拘束嘛……看到这四根柱子了吗?起码要造七丈高,四点排列,对角距离要达到十二丈……来之前是晚上,咱也没注意,不知道附近有没有这么高的树……算了,还是搭架子吧,牢固。对,这四个柱子用架子搭起来,做结实一些,要能上去人,还得能承重,没问题吧?”
陈默的话浅显易懂,俩木匠连连点头,不过面上的表情却仍旧是一头雾水。
老赵胆子大些,问道:“搭架子没问题,人多的话,几天就能造好,不过,公公搭这么高的架子做什么啊?咱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呢?”
陈默一笑,见李天佑跟魏朝同样迷惑不解,愈加不肯直言,说道:“先别问,造好就知道做什么用了……至于这四根横杆,要担在这四个木架子上,还得能活动,这也没问题吧?”
“没问题。”见陈默平易近人,不像旁的那些宦官般趾高气扬,俩木匠渐渐放开了些,说话也利索了起来。
“很好,”陈默满意的点了点头,探手从怀中摸索出一张银票,想了想递给李天佑,说道:“这是一千两银子,你俩一人三十两,剩下的,回村里去找人帮忙,男的五两,女的二两,不过得针线活儿做的好,人手越多越好,找来了人找他领银子。”
“啊?”俩木匠傻了眼。他俩早就做好了做苦役的打算,根本就没想到还能挣到钱,而且还是这么多。三十两啊,一家老小可劲儿花也够花好几年的了。
李天佑跟魏朝也很惊讶,魏朝更是眼冒金光,眼神不住的往陈默怀里瞟。
“天佑兄,魏大哥,你俩也别羡慕,咱现在不良于行,这事儿你俩多操心,事成之后,咱有重谢。”老百姓久受压迫,不相信宦官,所以得先给银子才会卖力气。身边的人不同,李天佑不说,魏朝又滑又精,得拿银子抻着才有动力。
“哎,”魏朝果然狂喜点头:“兄弟你就瞧好吧,咱准把这事儿办的妥妥帖帖。”有了盼头,连“咱家”都不说了,直接叫起了“咱”。
“魏大哥办事咱放心,行了,时间不早了,魏大哥带他们下去早做准备吧,这事儿啊,办的越快越好。”
待得魏朝领着老赵老刘出了门,估摸着他们再也听不到屋里说话之后,李天佑才埋怨陈默:“少言你也是,有银子也不是这般花法吧?那些种地的见过些什么,给几文铜板就美的屁颠儿屁颠儿,这么多银子,自己……”
“天佑兄,”陈默的脸上难得严肃了起来,歪着脑袋望着李天佑:“咱不知道你是为何进的宫,反正咱是因为家里过不下去,走投无路,咱爹才将咱阉了,就为了日后咱能有条活路,不至于饿死……”
这是陈默本体的记忆,不过后世的赵昊辰也是农家出身,虽然到不了揭不开锅的程度,却也绝对算不上富裕,对此感同身受,此刻娓娓道来,眼睛不由自主就湿润了:“咱离家时村里已经饿死了好多口,如今七八年过去,又没个音信儿,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咱那老爹老娘,谁知道还在不在人世……”
“少言你快别说了,”李天佑眼睛红红的,眼角尤挂泪痕:“咱明白你的意思了,咱错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陈默突然想起张养浩的这曲《山坡羊》,忍不住便吟了出来,吟罢一叹,突然有些伤感。
“少言,你跟咱每这些人不同,咱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