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 >> 第131章 巧夺天工 蛋壳黑陶制作工艺之谜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53751/

第131章 巧夺天工 蛋壳黑陶制作工艺之谜(1/1)

黑陶,产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四千多年,可以称得上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年,我国着名考古学者吴金鼎首次发现这一史前遗存,因发现地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市)龙山镇,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又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文化特征,所以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因此又有“蛋壳陶”之称。那么,这种蛋壳黑陶,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黑陶可以说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赞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世人对这一古老文明也无不惊叹。而蛋壳黑陶的制作方法,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让很多学者一心想解开黑陶的烧制之谜。终于,经几代学者长达61年的不懈努力,失传四千多年的先进陶艺技术,终于在1989年被完全破译。现在,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蛋壳黑陶的制作之谜吧。

黑陶的制作工艺,要比原始彩陶更纯熟精致,更细腻独特。其实早在瓷器产生的约两千年前,中国黑陶就已经达到了与瓷器相媲美的工艺程度。烧制黑陶时,选用的泥土一般都会是来自黄河下游冲击平原的。这种泥土是黄河在流经过程中沉入河底的大颗粒泥沙,而且经过不断冲刷,使土质特别细腻,不仅无沙而且黏性很大,并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因而在黑陶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这种泥土被取出后先晾干,然后用纱布过滤制成泥坯,经过手工拉坯造型后,再用贝壳反复压光,直到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为止。

做完这一切后,开始运用线雕、浅雕、深雕、镂空等技法,手工雕刻出绚丽神秘的图案,然后给黑陶作品安装耳、环、鼻、腿等配件。用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技术,就会让陶器表面呈现出纯净的黑色。陶器出窑后浑然天成,不需要再做任何处理,看上去黑如漆、亮如镜。总体来说,黑陶采用轮制,器形浑圆工整,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具有“黑、薄、光、纽”的艺术特点。黑陶可以说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龙山黑陶大体上分为细泥、泥质、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的厚度仅0.5~1毫米左右,因为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黑陶的造型千姿百态,以复杂造型为主,简单的比较少,但是都呈现出一种端庄优美之感,摸上去细腻润泽,光泽之中沉着几分典雅,具有一种珍珠般的柔雅沉静之美。黑陶常见的器型有碗、盆、罐、瓮、豆、鼎、单耳杯等等种类。黑陶的纹饰一般比较简单,仅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黑色的有机结合与巧妙运用,正是黑陶显出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

在对龙山黑陶的继承传播方面,我国的德州黑陶、秦源黑陶做得格外出色。先说德州黑陶,其在造型上别具一格,采用手工轮制的工艺技术,既保留了传统的单层拉型成坯,也创造出一底双层合成坯。德州黑陶的坯体刻花采用红雕、浅雕、透雕等手法。纹饰多以自然景物为主,如松、竹、梅、菊、鸟、蝶、鱼、虫等。再看秦源黑陶,取材于纯净、细腻的红胶土,经过水力和风力的卫刷和扬弃,成为一种纯化的“漂渍土”。由于铁和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较高,所以在制作成形中很容易达到薄而坚的程度,在经过匀和、沉淀、起胎、拉胚成形、压光、书画、雕刻等一系列精细的手工操作后,再装点、封窑、烧制。最后出窑的秦源黑陶胎质上极为细腻,器壁颇为单薄,表面犹如明镜,质地也非常坚硬。不仅如此,秦源黑陶的质色分为乌黑、银灰、橙黄三种,色调有深有浅、有浓有淡,依不同器物特点要求而增减不同色度,最终形成各有其色而色泽适度的风格。

时至今日,黑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收藏品和艺术品。现代黑陶也被作为一种高档商务礼品用于人际往来。如果你看完此篇对黑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不妨买来几只现代黑陶的工艺品摆放在家中,权当是对先人留给我们的黑陶文化的一种尊敬吧。


状态提示: 第131章 巧夺天工 蛋壳黑陶制作工艺之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