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清官宰相 包公真的是由长嫂养大的吗(1/1)
“长嫂如母”是今天流传在民间一句妇孺皆知的熟语,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只要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包青天的出身稍加关注,不难发现这一熟语竟然与包公的身世有关。历史上一直有一个关于包公是由其嫂子养大成人的美好传说,民间很多百姓也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包公真的是由其嫂子养大的吗?
包青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数几个最富有神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在后世百姓的心中,包青天是公平的化身,是正义的守护神。在元明清的戏曲包公甚至被描述成为一个“白天断阳、夜晚断阴”的五殿阎王。后世的百姓经过一番加工,将包青天塑造成为一个出身贫寒、经历比较坎坷、长的形态比较怪异、在头额上还有一道弯弯月牙的形象。然而,这些只是民间的传说和戏剧当中的描述,对于包公的身世,历史上一直存有不同的版本。
有的人认为,包公确实是被长嫂养大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其观点建立在一个包公故乡广为流传的故事的基础之上。相传,包拯的母亲在临产的前一天,其父亲包令仪突然在梦中遇见一只猛虎向他扑过来,他猛然惊醒,全身出了一身冷汗,他感觉这是一个不祥之兆,意味着即将出生的婴儿肯定会给家庭带来灾难。第二天,包公顺利出生,但是令包令仪吃惊的是,包公全身漆黑而且并没有任何哭声,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怪异的婴儿。于是包令仪便与妻子商量,将包公扔到了家门口的池塘里。但是,由于当时是夏天,池塘中拯被父母扔到荷塘上后并没有沉入水中,而是被荷叶高高托起。恰巧此时,包家的长嫂来到池塘边洗衣服见到了被荷叶托起的包公,于是便将包公偷偷地抱回家中抚养,一直到包公长大成人。这样,包公长大后,便视长嫂为母,今天在合肥包氏家族中所遵循的敬重嫂子的习俗,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这个故事。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其可信度自然是比较低的。
还有一些赞同包公是被其长嫂养大的人认为,包公并非是被其长嫂于荷叶上偷偷抱回家中抚养,而是因为包公自幼丧母,是喝着长嫂的奶长大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将其观点建立在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的基础上:据传,包公巡按赤桑镇之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状告包勉打死她儿子,摔死她孙子,非礼她儿媳妇,并致儿媳妇自杀身亡的恶行,如此重罪,按照当时的法律理应判处腰斩。但是,包勉是包拯的侄儿,更是包拯长嫂的唯一儿子,这位长嫂对于包拯可谓有着再造之墩幼年丧母,是吃着长嫂的奶长大的,由于长嫂将大部分的奶水都喂给了包拯,导致后来其侄儿,也就是包勉因奶水不够而被迫喝粥。如此大恩大德当然令包拯永世难忘,现在要斩掉长嫂唯一的儿子,还真令包拯左右犯难。最终,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包拯下定了斩杀包勉的决心。案件结束后,包拯将妻儿叫到跟前,叫他们尊重和像母亲一样孝敬长嫂。从此,“长嫂如母”,这一说法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有些学者通过考证,证实了包公并非系其长嫂养大,民间关于包公被长嫂养大的观点纯属捏造。这些学者提出了两点理由:其一是,如果包公是被其长嫂养大的,那么包公肯定会有兄长。而实际上,在宋代的史书之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包公有兄长的记载。尽管在包氏族谱中记载过包拯有两个哥哥,但是都在很小便去世了。因此,包拯没有兄长,便不可能有长嫂。其二是,包拯一直到59岁身边都没有一个子女,但是就在他即将满60岁的时候,包拯的一个小妾禁受不住包拯妻妾的虐待被迫离开了包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妾离开时竟然怀有了身孕。几个月后,小妾便生下了一个男孩,也就是包公唯一的儿子包绶,包公的妻子后来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便把这个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精心地抚养,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公元1062年,包公留下妻子崔氏和小妾所生的五岁的儿子包绶离开了人世。包拯一生居官清廉,没有给家里留下多少遗产,崔氏也是清贫度日,一直把包绶抚养成人。应该这就是长嫂如母故事的原形,只是包公是指着包绶,长嫂是指崔氏了。因此,很明显,说包公是被长嫂养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纯系后世的捏造。
其实,无论包公是否是由其长嫂抚养长大的,都无法抹杀包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包拯这个名字,必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继续在民间流传,继续享受后人的敬仰和爱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