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 >> 第48章 拒绝别人的常识 (1)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54610/

第48章 拒绝别人的常识 (1)(2/2)

位同乡便嫌弃官微职小,又请求调任旅长,并在申请书上说:“我愿率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凯旋,一定解甲归田,以种树自娱。”看到同乡这样没有自知之明,吴佩孚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提笔批了“先种好树再说”六个大字。

9.以“他人”为借口进行拒绝

以他人为借口,这个“他人”是否说过你想借用的话不要紧,只要将眼前难办的事推脱掉而又不丢别人的面子,就达到了目的。

刘文在电器商场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买彩电。看遍了店里陈列的样品,他还没有找到令自己十分满意的那种。最后,他要求刘文领他到仓库里去看看。刘文面对朋友,“不”字说不出口。于是,他笑着说:“前几天我们经理刚宣布过,不准任何顾客进仓库。”尽管刘文的朋友心中不悦,但毕竟比直接听到“不行”的回答要好多了。

10.以“外交辞令”为借口进行拒绝

外交官们在遇到他们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是用一句话来搪塞:“无可奉告。”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说“是与不是”时,也可用这句话。另外,你还可以用“天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这个嘛……难说”等搪塞过去。

11.推托其辞巧拒绝

在不便明言相拒的时候,推托其辞是一种富有策略的办法。人处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互相制约的因素很多,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盾牌挡一挡呢?

如,一个人求某单位的领导办事。领导说:“我们单位是集体领导,像你的事,需要大家讨论,才能决定。你最好别抱太大的希望,如果实在坚持的话,待大家讨论后再说,我个人说了算不了数。”这就是推托其辞,把矛盾引向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给你办,而是我确定不了。听者听了这样的话,一般都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12.含糊拒绝法

如:“今晚我请客,请务必光临。”

“今天恐怕不行,下次一定来。”

下次是什么时候,并没有说定,实际上给对方的是一个含糊不定概念。对方若是聪明人,一定会听出其中的意思,而不会强人所难了。

13.答非所问,装糊涂

答非所问是装糊涂,给请托者以暗示。

如:“此事您能不能帮忙?”

“我明天必须去参加会议。”

答非所问,婉拒了对方,对方会从你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的请托得不到你的帮助,只好采取别的办法。

14.避实就虚,避免实质性回答

当别人要求你公开某些情况,而你不想或不能做出一些明确的回答时,可以采取避实就虚的手法,避免作实质性回答。

球王贝利在一次比赛中打了个大胜仗,被记者们团团围住。一位记者问:“贝利先生,你认为刚才你踢进的球中,哪一个最满意?”他如果回答一个也不满意,这当然也是一种否定法。他笑笑说:“下一个。”记者们一愣,然后热烈地鼓起掌来。这个回答确实十分巧妙。表面上看,他是答非所问。但既表达了他对已有的成绩不满足,又表现出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状态提示: 第48章 拒绝别人的常识 (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