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第一课(1/2)
“然后第二点,想要捡漏,必须得见多识广,博闻广学。”
齐向阳有点愣愣的,这不是古玩鉴定的基础吗?
瞧着齐向阳的样子,张坤笑笑:“记得那件汉代黄釉陶水计吗?上面两个眼,形似笔筒,却又不完全一样,弄得跟四不像似的。”
“这东西,有点眼力劲的都能看出韵味来,但为什么没人买?因为他们不认识,心有疑虑,怕买了吃亏上当,所以这汉代陶水计才能轮到我手里。”
“这种器形确实十分少见,即使是我也仅在汉阳陵博物馆见过一次,然后其他就再也没看到过。”
“别人不敢买,是因为他们不认识,即使觉得这是件古物,但也不敢下手,而我敢买,因为我认识,这就是见多识广,博闻广学。”
“所以,捡漏第二点,就是要知识积累,储备到位。”
“第三,古玩这个行当,并不是只有真品才能捡漏,仿品也可以。比如,那件棒槌瓶。一些精良的仿品,尤其是旧仿,只要具有收藏价值,就有捡漏的可能。”
“第四,要学会复本还原,透过表象看本质。比如那件钧瓷碗,因为被人修补不当,看上去‘崭新崭新’的,然后你要从疑惑处,找出它真正的身份,从而达到捡漏的目的。”
“那件汉代龙首玉也类似如此,因为一身的黑泥,看上去像玉煮蜡,皮壳做旧。在这一点上,即使是侯老板也差点看走了眼,所以,发现任何一件可能的古玩,一定要认真的复本还原,找出他的真正身份。”
“第五,利用信息不对称捡漏。”
“比如最后那件鱼篓尊,卖家知道这是件真品,而且二十三万也基本是行情价,然后我为什么要买下来呢?”
“因为我知道,唐新华有一件同样的鱼篓尊,我知道他还需要一件,所以我二十三万买下来了,然后五十万卖了出去。”
“而那鱼篓尊的卖家不知道,所以他被我捡了漏。”
张坤双眼紧紧的注视着齐向阳:“这就是我给你上的第一课,捡漏。”
“什么是捡漏?捡漏说白了就是,有知识有眼力的人,捡没知识没眼力人的漏。”
“所以眼力是古玩捡漏中最重要的东西,而怎么才会有眼力呢?多看,多问,多跑。”
“多看,看实物,看真品,提高自己的鉴别水平。”
“多问,多请教行内的专家前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眼力。”
“多跑,多去博物馆,拍卖会,甚至全国各地考古现场学习,一是增加自己接触古玩真品的机会,二是提升自己的见闻见识,比如那件陶水计,要不是我在汉阳陵博物馆见过一次,我怎么能认得出来?”
“而除了这三多外,还要广交朋友,多参加行内聚会,获得行业内的各种信息,比如我为什么会知道唐新华也有一件钧红釉描金鱼篓尊?就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行内聚会上听说的。”
“如果没有那次聚会,我今天就算碰上鱼篓尊了,也不可能买下来,更不会买下来后就知道应该卖给谁。”
“所以,这就是我给你上的第一课,如何捡漏,记住了吗?”
齐向阳努力牢记着张坤的每一句话,然后死命的点头,他打算把这些话回去就拿本子记下,然后每日翻读几遍,这都是捡漏的诀窍啊。
不过点头完后,齐向阳陡然一愣,然后望向张坤:“对了,还有那枚洪武大钱您没说啊,您不是说您选的每一件器物,都有选它的道理吗?”
听到齐向阳的话,张坤先是一愣,随即干咳一声,脸色一正慢慢道:“这就是我想对你说的最后一点,古玩捡漏,有时候也需要一点直觉。”
“直觉?”齐向阳猛的傻眼了,直觉?捡漏这东西,能靠直觉吗?
如果靠直觉,那和买彩票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人家买彩票的还只要两块钱呢,可是你见哪个古玩市场里的东西,有低于三位数的?更别说那些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就靠直觉去买?那是嫌钱多烧手,硌得慌吧。
瞧着齐向阳那目瞪口呆的样子,张坤猛的咳嗽一声,然后一脸正色的道:“不要以为我是在开玩笑,古玩这东西,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有时间的味道在里面,那是一种韵,一种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却真实存在的韵。”
“一些真正的顶级鉴定大师便能够在古玩上感觉到这种韵味,在那些顶级的鉴定大师面前,即使他们闭上双眼,甚至你用布将器物遮盖起来,仅仅通过有隔着布的触摸,那些大师都能告诉你,布下面的东西到底是不是老物件。”
“而我就是通过那种韵,感觉到洪武大钱身上时间的气息,所以断定,这是件古物,而且远远不是乾隆通宝那种年代的可比。”
“而一枚铜币,只要有时间,那么便有其价值,所以一百块买下来,绝对亏不了。”
听完张坤的解释,齐向阳顿时双眼放光:“也就是说张先生您也早已经步入顶级鉴定大师的行列了?”
张坤眼角一颤,然后干笑的点了点头,便大手招呼一声:“行了,今天出来的目的圆满完成,走,回家,我还得和你爷爷商量一下拜师的事情。”
说完,张坤也不等齐向阳回答,便大步朝着20院小区方向走去。
这要是再说下去,搞不好就得穿帮了。
果然,每说一个谎言就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
时间的沉淀?韵?
见鬼,那是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