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了结2(1/2)
十多年前,夏华烧伤住院,徐虹和几个同学到医院看他,徐虹塞给夏阿姨一千块钱,还叮嘱她,一定让夏华好好养伤,等伤好了再参加高考。一千块钱虽然对夏华的疗伤于事无补,可是这份大恩让夏阿姨永生难忘。
要知道,那时候大部分农村都非常贫困,农民主要靠种地收入弥补家庭开支,一千元钱就等于整整两亩地的收成,这绝对是大数目了。
那时候,夏阿姨没有记住徐虹的名字,只是记住她的大概模样,今天再见到徐虹,她终于知道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子名叫徐虹。
夏阿姨不停的赞美和感谢徐虹,还说等夏华回来了,一定让他去她家给她道谢,对她的恩情加倍报答。
听到这些话,徐虹心里怪怪的,她可不想让“夏华”来报答她,虽然她不信神鬼,可也不愿意跟鬼魂扯上什么关系。
夏华烧伤住院时,她非常可怜他,知道他家是农村的,生活特别困难,所以就问妈妈要了一千元,送给他,希望能给他提供一些帮助。十多年过去,她早已经淡忘此事,她不觉得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无非是给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已。况且,夏华因为参加她的婚礼才丧命,她更不觉得她以前对他的帮助有多么高尚了。
不过,她对夏阿姨刚刚所说的话非常诧异,夏华不是已经淹死了吗,而且还是淹死在他们村旁的水塘里,夏阿姨就不知道吗?
莫不是夏阿姨不能接受儿子已经死亡的事实,精神出了问题?可是看她说话时的表情和神态,与正常人相比没有任何异常状况。
徐虹环视在座几人,发现他们都表情木然,他们都知道夏阿姨言语有问题,只是不忍心说破真像,伤了阿姨的心。她自然也不说破,只是跟她闲扯拉家常。
夏阿姨问徐虹结婚了吗,当听说她女儿已经上幼儿园时,非常热情的邀请她下次一定要带女儿过来玩,她说这些年农村变化很大,村里修了水泥路,装上了街灯,家家都有电视电话,生活条件不比城里差,小孩子们来这里一定玩得开心。
夏阿姨又问徐虹干什么工作,听说她是律师专门给人打官司时,立即产生更大兴趣。她主动介绍说,她儿子夏华之所以长时间不回家,是因为他摊上大事了,有人告他贪污了国家的钱,外地的警察要来抓他。
她询问徐虹,能不能帮她儿子打官司,她会让她儿子把贪污国家的钱都拿出来,再还给国家,要是上面不满意,那就多还点钱,加倍还都行。
她感慨说,人不能贪,钱够花就行,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呢,生还带来,死不带走,有钱大家挣大家花才是正路。儿子每次回家她都要叮嘱他,在外面挣了大钱不能只留给自家花,要把钱拿出来,捐出来一些,把钱捐给乡政府,让乡政府多救助村里那些贫困的人,不能让穷人家的小孩子没钱上学,病人没钱看病。
徐虹只能敷衍这个心地善良的阿姨,看起来她并不清楚她儿子的案子有多么严重,走私普通货物罪实质上也是偷逃税款,但是偷逃关税要比一般的逃税罪严重太多了。
就在他们谈话的时候,有个小孩子急火火的跑过来说,二蛋打架啦,对方是弟兄俩,两人打他一个,打得很厉害!
夏阿姨一听就急了,立即起身去看外孙,家里客人暂且让她娘家侄子招呼。夏阿姨知道她这个外孙非常顽劣,还是非常疼爱他,这是一个可怜的没娘孩。
夏华的表哥开始跟客人交谈,他介绍说他姓王,现在广州做小生意。他劝几位客人不要太在意,刚才他姑妈说话有些错乱,所有人都知道夏华已经死了,就他姑妈不相信。
夏华的遗体打捞出来时,夏华的爸爸害怕老伴伤心过度精神承受不住,没有让她到现场看,还跟亲戚邻居一起瞒着她,骗她说夏华根本没有淹死,而是趁着下雨偷偷跑出去了。因为他吃了官司,害怕警察抓他,就躲到国外去了,啥时候官司摆平了,他就会回家。
夏阿姨听信了这个谎言,不再悲伤,天天呆在家里盼儿子回来看她。亲朋好友来看她了,说起夏华的事情,她总是非常乐观,她认为她儿子很快就会回来看她。
后来,亲朋邻居都读懂了她的心思,没有人再安慰她,她认为儿子没有死那就没有死吧,起码让老人心中留存一份希望。
这几年,夏阿姨在外地的亲戚邀请她出去住一段时间,散散心。她不出去,她说要等她儿子回来看她;她未过门的儿媳妇也邀请她出去住,她也不离开,她要等儿子回来接她。
说到夏华未过门的老婆,王表哥赞不绝口,他说,夏华已经死几年了,他老婆还没有嫁人,他们两人没有办结婚证,他老婆随时都可以嫁人。可是,这个女人不离不弃,仍然自称夏华的老婆,仍然把夏华的爸妈当作公公婆婆,还承诺说要侍候公公婆婆一辈子。
要知道,夏华已经死了,他在广东的资产都让警察查封充公了,他的遗产可以说没有一分钱,相反只留下走私犯的恶名。
这个女人自己在上海做生意,听说生意做得很大,她能为夏华守活寡,纯粹是感情爱情上的因素。这样贞节的女人在古代社会可能有,现代社会早已经绝种了,这个女人能做到这个程度真是天下难找。
徐虹明白,王表哥夸赞的女人就是殷蔓蔓,看起来她真是爱夏华爱到了骨子里。她有意询问夏华的案子处理情况。
王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