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挑灯夜战(1/2)
民间的混乱,朝堂上竟然没有人上报给皇帝,直到刘厚接到监察御史报来的信息才知道,民间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问题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
刘厚马上~将各位阁臣召集起来,将他们大骂了一顿,让他们赶快解决问题。几位阁老见皇帝发怒,也不敢怠慢,连忙挑灯夜战,连夜开会商议解决方案。
刘厚一开始也列席了会议,想听听几位阁臣能商量出什么主意来。可是,几人讨论了半天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出来。天下的粮食都是有定数的,而粮食是有生产周期的,不是说变就能一下子就变出来的,几个人讨论来讨论去,颇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样子。
邓芝平时是管农业这一块的,他提议尽快在长江以南推广种植占城稻。三个方向战场中,都有大汉龙腾学院派出去的学者随军出征。其中去得最多的当然是医务人员。
汉军中存在大量的医护人员,为部队保驾护航,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而事实上,还有一些其他职业的学者则鲜为人知。例如有探矿的,有测绘的,还有考察动植物的等等。
很早以前刘厚就派出农业专家跟随南征的部队出征,收集交州及其以南的各种动植物信息,刘厚还特意交代他们重点关注高产的水稻稻种。
高定占领了占城之后,农业研究院的专家就发现在当地有一种具有高产、早熟、耐旱等多种优良特点的水稻,由于发现地在占城,所以命名为占城稻。
由于担心大面积种植这种外来物种会引起未知的不良影响,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立刻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这种水稻,而是先在岭南地区试种。
经过这几年的试种,发现大面积种植这种水稻并没有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而这种水稻却确实比原来的稻种在各方面都优良了很多。
这种稻种属于早籼稻,它的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这种水稻在交州及以南地区,可以一年三熟,在岭南地区(广东、广西)也可以一年两熟。
经过研究,邓芝认为,这种水稻在江南地区也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最少在湖广地区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建议应该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这种优良的稻种。
他列出了长江以南的耕地面积,又估算了这些地区种植占城稻的产量,然后和全国人口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假如长江以南的耕地都种植这种优良的稻种,那么,光是这些地方收获的粮食就足够供应全国百姓食用!
听到这里,刘厚暗暗点头,这个邓芝终于学会通过数据来说话的那一套了,这令他很欣慰。很显然,这一次他是经过一番的计算才得出结论的,而且这件事他肯定筹划已久,并不是仓促间做出决定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得出的这个结论也很正确,后世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只是,他现在才来提这个会不会太迟了?
占城稻的生长周期再短,也是需要50多天的,那还是在南方气温比较炎热的地区。岭南以北的地区,气温就明显冷多了,暂时不说产量,这些地区的稻米种植周期肯定要比岭南长一点。
另外,最关键的是,要大面积推广一种新稻种的种植,是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消耗很长时间的。就算在一两年内,能将这件事办成,那么,大汉的各级官府也算是行政效率高得非常惊人的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交通不便,通讯不便,各个地方方言不同、文化不同导致的沟通不便,总之是各种的不便,这各种的不便必然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
全面推广一种新稻种,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要筹集稻种,要运输新的稻种下发到各乡、各村、各户,要给他们做思想动员工作,还要给他们传授种植新稻种的技术......
这么多工作,刘厚都能想象到负责“劝农”的官员有多头痛。底下那些官吏,欺压百姓、盘剥百姓都是好手,可是要让他们辛辛苦苦、踏踏实实办这种实事、好事就难了。
要办好这件事,还得先从培养农业技术员开始,要让农业研究院先培养出一批农业技术员,然后让他们奔赴各地,向各地农民推广包括占城稻在内的多种先进农业种植技术。
在低下的行政效率下,要办成那么庞大的一项工程,可想而知要耗费多长的时间。所以,这个办法好是好,但却没办法在短期内收到效果。长期来说,这件事是必然要干的,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却无助于解决燃眉之急。
夜已深,刘厚见众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于是就打了个哈欠,回去睡觉了。第二天,他起了一个大早,来到了内阁的议事大厅,发现里面灯火通明,看来几位阁老还真的开了一个晚上的会。
刘厚顿时感到有点愧疚了,昨天是因为他发火,才逼得几位阁臣连夜开会商议对策。这几位阁老虽然也有像郭攸之那样年轻力壮的,但是,也有年纪老大不小的。
例如诸葛亮,今年四十多快五十了,虽然按后世的年龄来说不算太大,只是中年而已,但是,这个年代的平均寿命是很低的,这个年龄已经不算小了。
加上他的身体本来就不是那么好,一个文弱书生嘛,平时缺乏锻炼,政务又非常繁重,日夜操劳之下,身体能好才怪,所以历史上他死得比较早。
刘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