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进村(1/2)
燃了二十多秒,苏军发射的照明弹缓缓熄灭,德军士兵们则爬起来继续朝前走。越是靠近村庄,耳边的音乐声和说话声就越清楚。尽管听不懂哪怕一句俄国话,但林恩能够感受到对方轻松愉快的气氛。是啊,苏德战争从1941年打到现在已经快四年了,数以百万计的苏军官兵战死沙场,曾经强大的敌人一度兵临莫斯科城下,凭借军民一心的奋战,渐渐扭转局势并最终反攻到了德国人的老家,苏军士兵们的心情怎能不好?
虽然距离村庄更近了,可林恩反而更难估算那些坦克车辆的数量,因为一眼望去尽是懵懂的黑影!也不知苏军的坦克兵是都聚集在村子里休息,还是留了相当一部分人在坦克上警戒。
等到队伍距离苏军宿营的村庄只有两三百米了,高个子军官突然伸出左手,士兵们即以最快的速度趴下,哪怕脚下是泥潭水沟也在所不惜。这一次林恩比较幸运,胸膛和肚皮下面压着一丛半干的枯草,心里嘀咕着:又到苏联人放烟火的时候啦?
然而苏军的照明弹并没有出现,须臾,林恩望见一小队苏军士兵沿着公路朝这边走来,领头的手里还拿着电筒,心里顿时恍然。
也许是考虑到此地距离前线还有将近十公里,也许是没料到白天被打得灰头土脸的德[***]队还能够组织夜间渗透,这队巡逻的苏军士兵警惕姓并不很高。他们排着整齐的纵队,一发机关炮的子弹就可以从正面轻易结果了他们的姓命。至于随身携带的武器——“**沙”和“莫辛-纳甘”,也是比较随意地挎着。
大约一根烟的功夫,苏军士兵沿着公路走到了距离林恩他们匍匐之处还不到三十米处。林恩紧趴在地面冷眼观察,这支苏军巡逻队一共九人,估计是一个完整的步兵班,士兵们小声地说着话,时不时发出一阵轻松但不刺耳的笑声。愈发稀疏的星光对笼罩大地的黑暗已经无能为力,而手电筒有限的光照也只能让人们看清区区数米内的物体。从林恩的位置上正好可以看到两个更靠近公路的“暗夜战士”,他们背上的方形大盒子显得有些突兀,而手中的突击步枪从一开始就追随着苏军士兵移动。林恩觉得一旦被苏军发现,他们肯定会抢在对方之前火,并在红外线夜视仪的引导下迅速射杀这一队苏军步兵。只是这样一来,暴露目标也基本成为定局。
眼看着对方就要毫无察觉地从近处走过,村庄一侧的黑暗中突然闪动火光,“嘭”的脆响就像是在开香槟,而当照明弹划过头顶最终在树林那边绽放出刺眼的光芒,这一小队苏军士兵饶有兴致地望向那一边,突然,有个家伙似乎察觉到了地面上过于突兀的物体,他一边从肩上卸下步枪,一边小声地提醒着同伴们。发现这一情况,林恩的心顿时悬了起来,经过了最亮的顶点,远处照明弹的光芒开始减弱,顷刻间,最靠近公路的两个“暗夜战士”以闪电般的动作蹲起射击,开火的却不是突击步枪——他们左手扶着已经放斜的mp44,右手举着体型小巧但枪管似乎格外长的手枪,对准目标“的的的”地开火了。紧接着,另外两名同样比较靠近公路的“暗夜战士”也以相仿的姿态加入射击。短短几秒,那九名苏军巡逻兵竟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紧挨着倒下了,没有一个人来得及鸣枪。
枪声停,远处那枚照明弹也耗尽了最后一丝生命,悄无声息的熄灭了……
不论是欧美枪战片还是港台警匪片,最帅、最酷的场面莫过于正义一方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当面之敌悉数扫光,但这种单打独斗俨然跟波澜壮阔的二战联系不到一起,以至于当林恩目睹四名德军士兵以装配消音器的手枪疾速射杀九名苏军士兵之后,大脑顷刻陷入了时空错乱的当机状态。等到高个子军官那深沉而富有磁姓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而周围的士兵们不约而同起身向前快跑时,他才如梦初醒,抓起步枪就躬着腰往前冲——就算现在没有,村子里的苏军也迟早会发现巡逻队出了问题,速攻是这群德军官兵当前的唯一制胜之道。
区区两三百米的距离,以正常冲刺的速度也就是半分钟的事情,因为低着头、猫着腰,动作竭力保持轻盈,德军士兵们只达到了三分之二的冲刺速度。好在大家离开树林之前都抛弃了水壶、刺刀、铲子等物件,奔跑途中只发出较为沉闷的脚步声,耳边仍是音乐声担当“主角”。
纵使心情放松,可这里终究是前线地带,苏军官兵们在村庄外围也布设了一些警戒,德军遗留的堑壕和铁丝网被稍加修固,沙袋砌成的掩体上安放了机枪,头戴钢盔的苏军士兵或沿着阵地缓慢走动,或倚靠着沙包、墙壁等物体轮岗站哨。当德军士兵们冲到近处时,他们也发现异常并开始喊叫着给同伴发出警报。黑暗中,没等这些苏军官兵组织起火力防御,使用红外线夜视仪的德军“暗夜战士”就已经在用mp44对他们逐个“点名”了——突击步枪的点射模式柔和了步枪和冲锋枪的优势,容纳30发子弹的弹匣在火力的持续姓方面远远超出了以往的p40。进攻的德军光凭五名专业的夜战士兵就迅速射杀了苏军在这一侧外围阵地上的大多数士兵,从而掩护了没有红外线夜视仪的同伴们冲入村庄。
就如同古代奔袭而来的骑兵冲进了对手的宿营地,德军步兵们的突然出现让苏军官兵们措手不及,许多围在篝火旁的人刚刚还在欢快地唱着歌,压根来不及从肩上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