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向大臣借粮(1/2)
(三更)
————————————感谢“莘县。瑷擎”“life”两位兄弟的评价票和打赏,我是今天才知道签约之后还可以打赏的,也多谢其他兄弟的支持了。不过推荐与点击相比太少了呀,请兄弟们每人每天投一张推荐票吧。————————————————————————
随后,刘辩将甘宁叫到了自己的书房,与他单独地谈了半夜,第二天一大早,甘宁等人就从史府消失了,然后不知不觉地回到了难民之中,而且是分散到了不同的大棚里。
下午的时候,十余万难民全部到了洛阳城外,后面已经再没有难民了,但是这十多万人中有近半的难民还没有住的地方,尽管前面的那些大棚里面的百姓挤了又挤,但是还是有三四万人无法住下,更不用说多出几万人后需要的粮食会更多了。
“父老乡亲们,大家先喝点稀饭暖暖身体,本王马上回洛阳城去想办法为大家准备大棚和粮食,一定在天黑之前为大家准备好一切,请大家先忍耐一下吧。”
刘辩向大将军何进要了一千羽林军将士,然后带着他们回到了洛阳城去,于皇宫之外的中东门旁边设下一个高台,而后他端坐高台之上,让人安排下文房四宝,然后动手写下了一张张借条。
“来人,带着本王的借条,去大将军何进的府上借粮食五百石。”
“向宗正令刘虞借粮食四百石。”
“向车骑将军何苗借粮食四百石。”
“向左将军皇甫嵩借粮食三百石。”
“向太仆弘农邓盛借粮食三百石。”
“向大司农张温借粮食三百石。”
“向光禄勋沛国丁宫借粮食三百石。”
“向中常侍张让借粮食五百石。”
“向中常侍赵忠借粮食五百石。”
“向司空张济借粮食三百石。”
“向太仆河内张延借粮食三百石。”
“向永乐少府樊陵借粮食三百石。”
“向射声校尉马日磾借粮食三百石。”
“向后将军袁隗借粮食五百石。”
“向骠骑将军董重借粮食四百石。”
“向谏议大夫刘陶借粮食三百石。”
“向大司农曹嵩借粮食三百石。”
“向尚书卢植借粮食三百石。”
“向光禄大夫许相借粮食三百石。”
“向司徒崔烈借粮食五百石。”
“各位将士们,城外的老百姓还等着这些粮食救急呢,让各位大臣家里在天黑之前准备好本王所借的粮食,若没有足够的粮食的,就用家里面的值钱的东西抵押,所借的粮食本王以后必定双倍奉还,若有不愿意借的,你们就说本王有令,若要本王亲自登门来借的话,恐怕到时候就没有双倍的赔偿了。”
刘辩命令一下,顿时八百名羽林军将士分成数十股,纷纷急驶而去,拿着刘辩的借条跑到了各位朝廷大臣的府上去叩门了。
“大皇子弘农王向文武大臣借粮食了。”
“大皇子弘农王向文武大臣借粮食了。”
“大皇子弘农王向文武大臣借粮食了。”
那些羽林军士兵一边飞驶一边高声地喊道,不久之后他们的声音就惊动了整个洛阳城的人,包括王公大臣,包括卿相布衣,包括凡夫走卒,甚至是还在朝廷之中大堂之上争论不休的众臣以及听得昏昏欲睡的汉灵帝,也全都知道了此时此刻,大皇子弘农王正带着大批羽林军向朝廷各位大臣家里面借粮食呢。
当然,这是刘辩故意让人传出的消息,他的目的就是让人知道,而且还要让整个洛阳城的人都知道,更要让那班朝廷大臣们知道。
“什么?大皇子弘农王殿下向我们府上借粮食,以后双倍偿还?”
顿时,所有的朝廷大臣们都震惊了,他们个个脸色难看,纷纷望向了坐在上面的灵帝,只是此时灵帝却仿佛没有听见一样。
“圣上,臣等在此商议赈济灾民之事,但是大皇子他却派遣羽林军到我们府上去借粮食,这算什么事呀?”
“就是呀,明说是借粮食,但是借粮食还带着羽林军,难道是要抢吗不跳字。
“请圣上为我们做主呀,不能寒了大臣们的心呀。”
于是,一群大臣趁机向灵帝请命,顿时朝堂之上乱成了一团,不过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十常侍一伙的,而大将军何进等人一见连忙说道:
“圣上,大皇子此举虽然有些莾撞,但是却也是善意之举呀,想那城外十余万难民,已经聚集了数日,全靠大皇子一人在主持大局呀。要是没有他的话,这十多万难民进了洛阳城里,大家能够想象那个情景吗不跳字。
“是呀,大家可以想一想,十多万难民这三四天来要用掉多少粮食,而大皇子虽然封了王爷,但是才封多久呀,他能够拿出多少钱粮来呢?”
“对呀,我可是听说昨天大皇子殿下为了粮食,已经将自己的紫金冠和金蟒袍都给拿去换了,而我们这些朝廷大臣在干些什么,已经在这里扯皮扯了几天了,还没有扯出任何结果来呢。”
“不错,大皇子殿下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他能够为难民们做这么多,我们这些食君禄的大臣们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孩子吗不跳字。
“咳,各位爱卿说得都非常有理呀,不过说得再多也不如做实际的事情呀,各位还是回家去看看吧,大皇子要是急了,可能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的,不过他毕竟是孩子,一个孩子能够做到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