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激战(1/1)
李齐升看似合乎情理的举措迷惑了整个大力公司管理高层,在他的游说下,县委书记吴斌做了批示,从八月份开始,逐步减少延城机械厂三轮车零部件的需求量,至九月初,完全终止与其的合作,随即筹备召开招标会。这一切印证了李向楠未雨绸缪的正确性。
竞争的残酷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而高屋建瓴的正确决策必将决定竞争的胜负。在扩大万向摇臂钻营销力度的同时,延城机械厂面对市场的风云突变,顺势而为,以积极的姿态迎战大力公司的突袭之举。
一方面,李向楠派出工作组到聊坪大力公司,通过各种关系接触相关管理人员,了解李齐升召开竞标会的具体事宜,为参加招标会做准备;另一方面,政府调研组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三轮车生产厂家,打算彻底放弃与大力公司的合作,谋求新的企业联盟。
然而相比机械厂,在付一平推行贸易壁垒政策的严重影响下,凯丽公司的印刷产品在聊坪的销售损失巨大。由于个人恩怨导致两个县区间的贸易战火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市场经济改革之初,这种明刀暗箭不规范性竞争在全国范围内是极为普遍的。这种竞争乱像反映了经济改革任务的复杂与艰巨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发改委决定打破贸易壁垒的垄断性,降低民营资本入注中小型企业的门槛,支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就是在这种宏观调控下,一大批民营企业建立并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角。恰逢其时,延城机械厂找到了另一个合作伙伴——金陵巨力农用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凭借与大力公司的合作基础,延城机械厂积累了丰富的农用车零部件的制造经验,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之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巨力公司所看重的合作厂家。
八月底,巨力公司与延城机械厂签订合作协议,九月初,机械厂正式为巨力供货。聊坪大力击溃延城机械厂的春秋大梦彻底成为泡影。江奉国领导的企业局为凯丽培训的60人的销售大军这时也奔赴各地,凯丽公司为挣脱困境的命运之战再次打响。
聊坪大力公司的招标会如期举行。由于聊坪政府的大力支持,招标会召开地有声有色。然而参与竞标的单位多是刚刚建立的作坊式小厂,他们粗劣的生产设备与制作工艺让大力公司很难下定与之合作的决心。毕竟由李向楠一手创立的品牌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要求是极为苛刻的。当然,企业管理办公室的主任杨如凡在筛选竞标厂家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做为原大力公司的总经理,杨如凡一如既往地秉承了“质量是企业生命”的发展理念。这让李齐升很是头疼。
按理说,做为大力公司一把手的李齐升对竞标单位的中标是有决策权的,可是县委书记吴斌却指示他要尊重杨如凡的意见。这个吴斌真是老糊涂了,李齐升心存愤懑,但是吴书记是自己的坚强后台,他的命令又不得不从。于是,李齐升把付一平叫来,让这个江湖老手出谋划策。
听了李齐升的满腹牢骚,付一平眉头紧锁。
“李总,杨如凡是李向楠的人,虽然李向楠早已调往延城,但是大力与延城机械厂的合作是两个人规划的。咱们制定的牵制抹杀机械厂的战略杨如凡当然是极为抵触反对的。让杨如凡改旗易帜谈何容易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