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十章 天下全舆三(2/2)
到达了北极地区。刘钢说,有一个记载,中国人到北部一个地区。这个地区日间时间非常长。日落的时间非常短。短到什么程度呢?太阳落山时,把羊肉放到锅里煮,羊肉还没熟,太阳就出来了。这是一种极地的现象。
元代,是中国人了解世界的一个特殊时期,辽阔的疆域和发达的贸易往来,使得人们对世界的知识变得丰富起来,《元史地理志》中记载,一位来自西域的天文学家扎马鲁丁曾经向皇帝敬献了一个特殊的仪器。
刘迎胜教授说,扎马鲁丁向元朝政府进献好几种仪器。其中有一个仪器叫作苦来亦阿尔子。苦来是阿拉伯文,球;阿尔子,大地、土地,也就是地球仪。他描写这是一个球,3分为白,7分为绿。绿表示水,白表示陆地。
按照《元史》中的记载,扎马鲁丁敬献的地球仪,陆地与海洋的比例为3:7,已与地球的实际情况非常接近。看来,那时的中国人对于世界的了解,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今天的人们已不可能了解到更多的细节,在历史的变迁和动荡中,这部元代的地球仪没能保留下来。
但是,一幅《大明混一图》地图的出现,再次震惊了学者。《大明混一图》现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张地图绘制于明代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89年。在史学界,对《大明混一图》的真实性没有任何争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张地图被收藏在皇宫的库房里,明朝灭亡后,清代人在原地图的注释上重新贴上了满文的注释。可能因为尺寸太大的原因,这张地图在历史上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这幅3米多宽4米多长的地图上,欧洲和非洲地区描绘得都很详细,非洲位于地图的左下方,在非洲大陆的中心还绘出了一个奇怪而夸张的大湖,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地图清楚地绘出了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如果我们把它和今天的地图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好望角不但形状非常接近于真实,而且角度也十分正确。按照西方人的观点,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船队才发现并绕过了好望角,然而这幅《大明混一图》明确地告诉我们,早在西方航海家到达好望角之前的109年,中国人就已经把它绘制在了一张真实性毫无争议的地图之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又发现了更多的惊奇。一张名叫《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地图,原图已经不存,我们看到的是1500年的一张日本人画的摹本。根据地图上的注释可以得知,地图的绘制年代是公元1402年,晚于《大明混一图》仅13年。原作者是朝鲜出使中国的使臣金士衡,他参照中国元代李泽民的《声教广被图》和清浚的《混一疆理图》两张地图绘制出了《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最重要的是,这张地图里也画出了非洲的好望角。它和《大明混一图》证明,早在元代,中国人就已绘制出了好望角。
这两张地图的出现引发了人们的猜想,从时间上看,它们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已问世,郑和有没有看过这些地图呢?如果看过,他又有没有可能也到达过好望角呢?
刘迎胜说,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西,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实际当时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可能要大于这些。这有待于更多的资料来发现。
所以,李力和蓝洋他们彩虹战士的心目中,也在期待着《天下全舆总图》从充满假设和猜想的旅程中今早走出,还《天下全舆总图》诞生的真实面目,让古代的郑和船队
走出历史的云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