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1章 乡趣(1/2)
上溪村在县城新开的书肆,连书都还没摆上架,凭借着绝对的价格优势,一开张就有人预订了几十本。
几十本的预订量,虽然不多,但用时不过一盏茶功夫,加上犀浦毕竟是个小县城,读书人本就有限,而且很多人还不知道。
一旦各类新书真的摆上了架,消息传开之后,如此巨大的价格优势,岂不令各地的书商纷至沓来。
时下由于雕版印刷费工费时费料,印一本书要一页一页的雕版,错一字,全版作废,要印几本书,就要成千上万的雕版,别说这要多大的投入了,光是大批书版的存放都是个大问题。
因此,书籍很珍贵。很多人买不起书,只能借别人的书来自己抄,但自己抄书容易出错不说,还要花大量的时间,你能不能借到书已是问题,能不能借那么久更是问题。
所谓的书香门第,就是因为家里珍藏着一些书籍,这些书籍被作为传家宝世代传承下去,可以让儿孙世代有书读。
书籍成了传家宝,所以很多读书人都有这样的脾气,爱书如命,你借别的东西都好说,借书,不行。
在大幅度降低,那能买得起书的人就会成倍的增加,也就意味着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萧鸾本就有心拉拢李昂,眼看这是不错的机会,于是立即赶往上溪村。
出了犀浦县城,一岔入上溪村的道路,萧鸾发现,本应是平静的乡间小路,竟然是人来车往,而车子上,多数是拉着各色纸张。
这让她颇为诧异,光看这么多纸张,这上溪村印刷坊的规模就小不了。
行至上溪村村口,但见了个木头搭成的牌坊上。缠绕着绿叶红绸,正上方书写:上溪村
左右则书写一联:道通天地有形外,墨染风云变态中。
看到这一联,萧鸾思索了一下。这墨与道相提并论,虽然有些牵强,但墨染风云也不失生动,而且颇为适合上溪村眼下的情景。
这想必又是李昂的杰作吧,萧鸾那美丽的脸庞上不禁浮现一抹微笑来。不管哪方面,李昂都像一颗彗星,让人眼前一亮。
而且你很难猜到他的轨迹,李昂的思想,或者说道,确实超越了现有知识的框框架架,达到了你所不知的无形之外。
李昂就是利用其掌握的超乎寻常的道,来进行墨染风云,推动形态的变化吧。
一番思索,让萧鸾更坚定了拉拢李昂的心思。她随着拉纸张的车子,来到上溪村西侧,但见一片宽达数十亩的平地上,新建起了十多间大房子,大房子旁边大片的空地架满了竹竿,竹竿上晾满了印刷出的书页。
而另一边,还有两大排房子在建。等全部建成,这作坊占地怕不得有七六十亩,这规模让萧鸾暗暗感叹。
数以百计的男人女人穿梭其间,有的晾纸。有的收纸,热闹非凡,印好晾干的纸张被送到一张巨大平台上,有妇女整理平整后。被送入锋利的铡刀下;
年轻的壮汉轻轻把铡刀压下,看准切割线之后再用力一压,一叠书页就被切割出来;然后送到旁边的长桌上,又有人从每一叠切割好的纸张中各抽取一页,合成一本书。
有管事模样的人在一边检查,一边大喊:“方四明你可注意了。要严格按顺序来,千万别弄乱了页码,否则造成的损失,都要从你的收入里扣。”
“林管事,你放心吧,我哪敢乱来,都严格按顺序来呢。”
按顺序上了封面,然后用一块方形的木头压着,然后送到后边装订,先是几个大汉用特制工具,在包好封面的书本上压出了小眼,然后交给后面一大排的妇人,这些妇女手拿着针线,顺着打出一小眼把书本上线,这样,一本书就做好了。
至于书页的印刷工序,则是在那大排房子内进行,从外头看不到,萧鸾要去看看,立即有管事模样的人过来拦住她道:“这位小娘子请止步,不知您有何贵干?您若是来买书,请移驾犀浦县城,本村在县城设有书肆,所有的书籍,都将运往县城销售,这里是印刷作坊,不接受参观。”
管事虽然客气,但显然是不打算让萧鸾过去。萧鸾敛衽一礼说道:“这位大叔请了,小女子姓萧,前来拜访李昂李郎君,不知大叔能否替我通报一下。”
那管事就是高里正的孙子,叫高澄,听萧鸾说是来拜访李昂后,高澄不敢怠慢,连忙将她迎到前头一间待客室中奉茶,然后派人去禀报李昂。
李昂这两天还准备到成都是卖书来着,到目前为止,他那本《浣花溪诗集》也只卖出了一本,华小妹的私房钱也只有50贯。
当然,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这本天价书,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这样一来,一旦通过州试成了乡贡,别人才不好说三道四。
可惜的是,这两天成都正在严查升龙会余党,城中戒严;
李昂没奈何,只得窝在家里读读书,读书之余去黄四娘家串串门,黄四娘每天打扮得媚妩动人,就像一枚熟透的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他正在黄四娘家后园枕着红杏的腿看书,听到方四明在院外大喊,只得放下书,顺便在红杏温软胸前掏了一把,才哈哈大笑出门。
李昂离开后,黄四娘看着且喜且羞的红杏,再看看李昂离开后空寂的院落,心里不禁空落落的,那个家伙,来串门喜欢就敲敲门,不喜欢就直接翻墙进来,甚至还毫不掩饰的去偷看她和红杏沐浴。
可都到都到了这份上,他还总是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