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之珠玉空间》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重生之珠玉空间 () >> 第三十九回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60387/

第三十九回(2/2)

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fēng_liú蕴藉,为本朝第一。”董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画坛。一直以来,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内外大收藏家寻觅的目标。”

李老一边听一边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林影接着说道:“董其昌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这种面貌的作品比较常见;另一种则是青绿设色,时有出以没骨,比较少见。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题材变化较少,但在笔和墨的运用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脱窠臼,自成风格,其画法特点,在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 ,清隽雅逸。他的画风在当时声望显著,成为“华亭派”的首领。”

“那也不能说这幅画就是假的啊。你看这画纸,肯定是宋纸,符合明代画家多喜欢用宋纸的特点。这副画的画风也很符合董其昌的风格,其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的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李老可不会这么简单就放过林影。

林影笑了笑,也没逃避。“董其昌虽然自己画作多而且收藏也多,但为他代笔的画家更多。据启功先生认定,给董其昌代笔的画家至少有七位,分别是:沈士充、赵左、赵洞、叶有年、杨继鹏、柯雪和吴振。而其中沈士充的代笔画渲染太重,赵左的代笔画笔性比董其昌尖薄,而董其昌的用笔比赵左的储蓄圆厚。总的来看,沈士充和类似董其昌早年的画风。而这幅画,应该就是赵左的代笔画。”

李老拍了拍掌,笑着点了点头。“不错,看来确实有用功。”

林影有些不好意思,这一个月的时间,林影倒是多数时间都花了书画和杂项上。之前他在这些上就比较薄弱,这董其昌算是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所以他记得也比较熟,实在担不上李老这样的称赞。

“再来看看这个,三分钟后说说你的想法。”李老把画收了起来,又拿出了一方砚台。

林影仔细看了这砚台,和之前自己淘到的那方澄泥砚有点不同,这个是紫灰色的,而且被雕成了梅花型,还配着精美的木匣,比之他之前的那个光石板好看多了。

砚台一直是林影的弱项,估计李老也从上次的事件中看出来了,所以这次才特意拿了一方砚来。三分钟很快就到了,林影放下手中的砚台,想了想才说道:“这是一方清中期的端砚。 端砚产自广东肇庆市,肇庆古称端州,所产的砚台因此叫“端砚”,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其历史悠久,有与端砚齐名的歙砚、易水砚,素来有“南端北易”之说。端砚最早产于唐代武德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状态提示: 第三十九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