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GPS和北斗(2/2)
而欧洲各国联合开发的“伽利略”导航系统也已排上了议事日程,其先进性和定位精度还要强于gps。而国内实际上也早就动手谋划此事,杨星还是第一次听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就开展对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虽然中间由于诸多原因而时断时续。改革开放后,国家终于下定决心,要研发适合国情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观看了美军沙漠风暴作战中对gps的运用让国家上层感到震撼后,国家提出了自己的导航卫星计划——“北斗”,准备分三步走,由于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经验帮助,研制速度很快,去年10月和12月就分别发射了两颗试验卫星,基本实现了双星定位的技术指标,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成型。
但是杨星印象里由于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复杂性估计不足,以及国内在此方面存在着技术差距,“北斗”系统的实验直到07年才结束,而后才开始正式建设正式的卫星导航系统。
而同一时间段里,美国方面鉴于gps技术成熟和独霸市场的考虑,于1999年正式宣布2000年至2006年期间,在保证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取消故意弱化民用码的政策,gp/a码进行单点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10米。
2006年后再视情况是否近一步延续该政策,事实上这项政策被一直坚持了下来,而一个庞大的卫星导航系统市场就此打开,有人预测仅车辆定位一项上,采用gps技术,就有上百亿美元的利润空间。
杨星估计则更高,刚结束的世界大会上,早就得到杨星授意的星斗研究院推出了一系列gppps芯片无所不包,卫星导航市场大有可为,已经成为公司上下一致共识。
鉴于民用gps市场的巨大规模,如果“北斗”推出时间过晚,只怕即使技术先进,效果更好,被人夺去了市场份额一样会被无情的淘汰。已经有无数实例证明,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会取得商业成功,铱星就是个反面教材。
“北斗”系统如果无法获得经济效益,只凭借军用无疑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杨星的意思就是想推动 “北斗”系统民用和正式化。军方显然并不都是不知变通的老顽固。杨星的建议很有实际意义。在卫星公司合作上杨星已经表示了很大诚意,况且他带回的苏联密档中关于“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文件也让国内少走许多弯路。
杨星想在“北斗”系统成功后的民用市场里占据领导地位,虽然这会让某些军工集团利益受损,但谁让人家手上筹码多呢?所以参观完酒泉发射中心,杨星脸上洋溢着的不止是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自豪,也有自己目标达成的喜悦。
下一周公司组织旅游,只能把积存的章节全发上了,周日只好停更,敬请谅解。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