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自己挑赏赐(1/2)
别人不知道赵顼的野心,王韶可是知道的,当年王韶去京城的时候赵顼还只是颖王。王韶暂住颖王府将他和王旁的想法整理成平戎策,由颖王献给了宋英宗,这才有了英宗对王韶的提拔录用。
先拿河湟后取西夏,这是平戎策中最主要的思想。刚刚听说王旁和阿里骨结义,王韶心中有几分惊讶,这才来到王旁的大帐向王旁询问。
王旁笑着说道:“子纯说的事我早就想过了,你想想看,取河湟未必要亲自去占领,若是吐蕃愿意与大宋一心,那拿下西夏是早晚的事。更何况,本来这次我们就可以拿下西夏,难道真的是怕和辽国反目,或者一念之仁才放弃的吗?”
王韶撇着嘴,摇了摇头:“那王爷你说说为什么?”
“吐蕃的实力你知道,如果我们直接取西夏等于跟大辽反目的同时,和吐蕃也成了劲敌。更何况,眼下我们的国力,根本没能力打持久战。这才是我收兵的原因啊!”[
王韶听罢点点头:“王爷,您可是运筹帷幄,我觉得这次回朝,圣上不封您为相那可是太屈才了。”
王旁此时微醉,大笑道:“做宰相有什么好?尤其是做宋朝的宰相,就更没实权了!别说是我做,就是家父来做,恐怕都是阻力重重。”
王韶见王旁有些醉意,心想这大军之中人多而杂,王旁可别说什么过激的话,他忙告辞说道:“即是如此,王爷早点歇息,明日一早好启程赶路。”说罢转身出了大帐,身后隐约听王旁说道:“阻力重重又算什么,老子有的事办法。休息,休息!”
这两句话听的王韶有些心惊,这王旁不会回到朝中就要排斥异己不成,仔细想想自己应该是和王旁一条战线的,这才放心的回营帐去休息。
大军又走了十多日,沿途所经州城府县,百姓听说大军打了胜仗,都跑到驿道的两旁去看大军的队伍。大伙都眺着脚,在队伍中寻找传说中的满载着西夏大笔金银的马车。终于,王旁等人回到京城,走时寒风凛冽,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春回大地。大军在城外待命,岳立王旁在禁军以及京城官员的迎接下,被簇拥的进了京城。
街道两边,占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眼巴巴的看着从城门方向进来的队伍,先是开路的禁军士兵,接着是枢密院的官员,然后是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王旁,岳立。人群中议论纷纷“镇南王太勇猛了,你们听说了吗,他一个人闯进敌军大账。不光杀了西夏皇上,还逼得西夏的皇后亲自认尸呢?”
“厉害啊,这不算什么,听说了没?几十年咱们大宋给西夏的岁币,王爷都讨回来了。还让西夏赔偿了咱们好多金银呢。”
“这下朝廷发财了啊!”
“咱们也发财了啊!咱那宋债可没白出啊!”
“王爷来了……快看,王爷真年轻,真勇猛,真……”
“还得说苏子瞻啊,嫁妹嫁得好!咱们没这样这妹妹,要不也道。众人一阵哄笑:“人家苏子瞻是进士,你是什么?先考了进士做了官,或者有机会能巴结一下王爷呢!”
王旁岳立的身后,是侍卫队以及军中副将,还有几名小将各个精神抖擞,尤其是童贯,被众人瞩目的感觉太好了,他太羡慕那些能够在御街上夸街的人。如今能跟着王旁,打了这么大胜仗,他都忘了自己差点闯了大祸。
童贯等人身后是那几十辆装着箱子的马车,一行人在夹道欢呼声,以及宣德门城楼上的鼓乐声之中,穿过宣德门来到皇城之中。
王旁被迎接进城过很多次,但这次在他的印象中可是少有的隆重。执宰下马处王旁众人下马,迎接王旁的杨士瀚请王旁等人进入皇宫大殿。大庆殿两旁,侍卫列里,大庆殿的高高的台基之上,赵顼正率文武百官列队迎接。
这仪式不但隆重,而起是对王旁来说绝仅有的,宋太祖开国以来,重文轻武之风导致每次有战争,即使是获胜了,也没这么隆重的迎接仪式。更何况,这几十年除了狄青之外,能够大获全胜的战役对宋朝来说实在太少了。
王旁和岳立急忙上前行礼,赵顼面带喜色,王旁注意到,即使如此欢乐的气氛下,还是有一些人看上去不是这么高兴。比如生挤出笑脸的韩琦,比如笑都不笑的富弼,再比如一如既往没太多表情的司马光。
不过王旁发现,父亲王安石站在韩琦旁边,看来自己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王安石没被提拔。大殿之上没法多聊,王旁朝王安石挤了一下眼睛,王安石正欣慰的捋着胡须朝他笑着。
赵顼端坐大庆殿,满心欢喜的看着王旁,要不是繁复的仪式,他真恨不得马上拉着王旁,好好问一问这次出兵的情况。听到岳立报上奏折,带回的金银数,赵顼更是大喜,尽管这些事早就有快报发到京城,但那也不如在大殿之上,看着文武百官惊讶的目瞪口呆的神情,更让赵顼觉得痛快。
尤其是当岳立启奏,带回黄金白银金银珠宝价值上亿的时候,朝廷之上一阵骚动。赵顼和王旁相视一笑,王旁就知道,赵顼故意要在朝廷上炫耀一番。[
大殿之上的官员交头接耳,有赞叹之声,期间还夹杂着一个略带怀疑的声音说道:“西夏那样的小国,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金银?不会是打的我朝的欠条吧。”
王旁寻声望去,正是翰林学士吕公著。在他身旁的御史中丞吕诲,哧哧的笑了笑说道:“打欠条那可是白纸一张,不过要是把西夏欠条当做宋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