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章 阎氏之祸(1/2)
更新时间:2009-12-01
数日来,清军又发起了对小石湾一次又一次的攻击。高旭领着留守小石湾的徐玉扬疯子营,仗着居高临下的地利,炮堤上七门当年防倭的红夷大炮,以及山坡上,树丛中无处不在的地雷,还有江面上海盗船队的支援,高老头从崇明调度来的大批物资支撑,打退了清军一次次的进攻铁血枭魂。
当时在黄田港,响应死我一人活我全家的号召,加入高字营的乡兵先是从四千一度升至近万。虽然在守港之战中死伤惨重,但高字营转移到小石湾之后,人员的补充又达八千之众。为了解决崇明的后顾之忧,高旭派何常领兵三千入驻崇明,护卫高字营的军属,留在小石湾以徐玉扬为首的人马也有五千之数,而且每日不断增加之中。
江南之地,鱼米之乡,人口密集,不缺钱粮,也不缺人力。如今高字营的声名早已传出江阴一地,反清复明的高字旗飘扬在小石湾已是远近皆知,那些临近州县不甘心剃发的乡民不断地向黄山小石湾拥来。
陆路被刘良佐阻截了,就从水路而来。
现在留守小石湾的是徐玉扬的五千疯子营人马。同时,高旭也开始组建自己的亲卫队。
如何亲卫队,高旭着实花了一番心思。这些亲兵要不就是高老头苦心经营的高氏船队中的海盗,要不就是家室已安置在崇明的有与清兵血战经验的江阴乡兵,此外还有十几个原辎重营的重伤以后受过高旭救治大恩的老卒。乱世之中,亲兵之选,忠诚是第一位的。而高旭却从不相信无缘无故的忠诚。所以,高旭对亲兵们的背景都清清楚楚。高旭把高字营的所有军属都安置在崇明,就是把这些兵士绑在他的战车上。
忠诚问题解决之后,就是能力问题。高旭的要求相对而言很苛刻,除了要求一定的身高和体魄,一定的敢战敢杀的战场经验,以及二十左右的年纪之外,还要要求识字。幸好江阴地处江南,文风昌盛,而反抗剃发令不仅仅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而是全阶层的全民对抗,其中不乏有商人走贩,有书生秀才。当然,高旭所要求识字的起点不高,十个以上而已。当时为了加入高旭的亲卫队,就算那些目不识丁的只要死记硬背一二天也能达标了。
高旭的三百亲卫平均素质已不亚于刘良佐的绿营精兵,再加上满腔热血的驱动,人人皆是敢死敢战的忠勇之辈。高旭对自己的亲卫人选如此慎重,自然有他的打算。作为医生,迫于形势,他现在算是弃医从军了。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无人不晓。高旭就算不是职业军人出身,但身为现代人,从学校里的军训,到无数战争影视的熏陶,再加上他经常潜水于各大历史军事论坛,一些起码的军事操练知识他自然知晓。
要把不断加入高字营的成千上万的乡兵训练成精兵强将,高旭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时之间或许无所适从,只有由着他们凭着一腔热血与清军死战,以战练兵。
高字营虽然从一株小草在数日之间长为参天大树,这不过是赶上了全民反抗剃发令的时机,趁势而为罢了。但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发展,所生长的都不过是枝叶而已。一队军队里没有骨干,没有基层军官,命令无法有效地执行下去,也只是乌合之众而已。
所以,高旭需要骨干力量。这三百亲卫便是未来高字营的骨干。这些日来,高旭一有空闲就翻阅当初在常州里收集到的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研究这明代的军制,结合现代的一些军训之法,起草了一份训练条例出来,三百亲卫人手一份,要求他们熟记心中,严格遵守。
亲卫队分为左右二个战卫队,以及一个幕僚组。战卫队设百总一名,下设十个什长,二十个伍长,每队一百三十一人。幕僚组大约三十多人,设组长一名,成员大都是能上马握刀下马握笔的热血书生,在高旭的计划里,这些人将是他的文秘团队与笔杆子,也是制造反清舆论的大本营。
幕僚组组长没有适合人选,但左右二个战卫队的百总却早已定下。
左卫队百总徐鸿,字见山,二十一岁,舍桥人,徐玉扬的族弟,经历过舍桥之战,黄田港守港血战,杀敌三十人余人,在乡兵中是个有名的忠勇之士。他的入选不光是因为徐玉扬的推荐,以高旭的眼光看来,这个徐鸿生性狄直,却不失变通,敢杀敢拼,仇恨鞑子,有保家卫国的崇高理念,虽然没有高深的学识,但是一个纯粹的人。这也意味着他也会是一个纯粹的军人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
右卫队百总史战,字必达,十九岁,高氏船队中的资深海盗,外号“箭鱼”。他父母早亡,自少被高老头收养。作为同龄人,身为养子的史战自少深受原来那浪荡子高旭的欺凌,他虽然视高老头为父,但对名义上的兄长高旭恨之入骨。长年的海盗生涯又造就了他心狠手辣、放-荡不羁的行事作风。
他随包头鱼的高氏船队来江阴护驾,却被挑选亲卫的高旭一眼相中了。高旭选中他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史战见到自己时的眼底一闪而过的恨意。这份好奇心促使高旭了解这个小海盗,也对他当初大破官军水师十数次围剿的赫赫战绩感兴趣。让这个箭鱼做自己右卫战队的百总,高旭也是深思熟虑过的。他已不是原来那个高旭,他有足够的自信能消磨同化这条箭鱼。
∶∶∶∶∶∶
一天晚上,那个有着江阴螃蟹之称的季从孝以及首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