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快看,那带有火焰的东西到底(1/3)
“这就是传说中的fzd―12(十二)战斗机吗?”
“是的。”
“给我讲讲这战斗机好吗?”
“怎么你想知道?”
“嘿嘿嘿……”
“好吧。fzd―12(十二)战斗机,是西国党实现国家统一前就秘密研发的一款喷气式战斗机。该机最初是为了弥补fzd―10(十)战斗机和fzd―11(十一)战斗机的缺陷而研发的。等到该机研发成功,海空军都十分满意,想要将其作为制式装备。可最终海军不得不放弃了该机。”
“等等,海军为什么会放弃该机?”
“你先让我把话说完行不?”
“呃,好的。你说。”
“该机翼展八点九八米,机长十四点三米,机高四点九米,主轮距二点五四米,前主轮距四点九四米。”
某些人是否感觉这飞机的长高宽很熟悉?
实际上,李斌本人在看到这款飞机时也十分吃惊。他没想到在让那么多后世武器提前诞生后,这款被誉为第三世界贫穷国家空军首选的枭龙战斗机居然也诞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空的枭龙战斗机不是后世的那种大规模装备的枭龙,而是类似于枭龙的一号原型机。
后世大规模装备的枭龙,其进气道有鼓起的部分;而枭龙的一号原型机,其进气道很平直,更重要的是该机翼根前缘没有一对大边条。
什么?你问翼根前缘的大边条是什么?
好吧,解释一下吧。
你去找一张美国f―15(十五)战斗机和f―18(十八)战斗机早期型号的照片对比一下吧。你会发现f―18(十八)战斗机在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前方,靠近座舱的位置会有一片多出来的小薄面。这片小薄片就是所谓的翼根前缘大边条。
“该机的正常起飞重量为九点五吨,最大起飞重量为十二点三,最大载弹量为二点八吨。由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没写错)。武器装备上,该机有一门二十五毫米双管炮,备弹两百发。飞机下有七个外挂点,两个位于翼尖,四个位于机翼下,一个位于机腹。可以挂载中国目前新研制出来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和近程红外线制导空对空格斗导弹,至于第三代反舰导弹的挂载还在试验中。最大航程两千一百公里,作战半径七百公里(三分之一航程计算),限制过载六g。”
受限于这一时空,中国自身科技力量的不足,枭龙战斗机在航程、载弹量这些关系到战斗机作战效能的关键指数上有所下降。好在这种下降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不然海空军绝对不会采购。
fzd―12(十二)战斗机的改进计划,在fzd―13(十三)战斗机和fzd―14(十四)战斗机研制出来后就被提上了日程。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改进计划就是为该机换装一台新研制出来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只不过这样改的话,那就意味着不得不对该机进行重新设计。因为新研制出来的发动机要比原发动机长一些。
前面已经说过了,fzd―10(十)战斗机实际上就是后世苏联的米格―17(十七)战斗机,fzd―11(十一)战斗机实际上就是后世美国的f―80(八零)战斗机。
这两款战斗机在最初出现的时候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李斌对未来的喷气式战斗机的要求是必须彻底压制已有的活塞式战斗机和即将出现的喷气式战斗机。显然,这两款战斗机达不到李斌的要求。
因此新式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就被纳入了计划。
对新式喷气式战斗机,不但李斌保留了上述要求,还要求新式战斗机必须配备缩小后的雷达用于引导空空导弹,甚至是空舰导弹作战。
以上要求决定了新式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绝对会困难重重。好在先前的喷气式战斗机研制为这款战斗机的研制打下了一些基础,不然还真的不好办。
根据喷气式战斗机的实际需求,新式战斗机的研究组决定新战机的机翼不再是平直机翼,而是带有后掠角的机翼。
如果只是简单的带有后掠角的机翼那倒不那么麻烦,毕竟fzd―10(十)战斗机就是带有后掠角机翼的。直接拿过来用不就行了?
实际上新战斗机的研发小组还真的是直接来过来用的。可用了之后他们才发现,这直接拿过来用也不行呀!因为机翼提供的升力不足呀。
新战斗机的研发小组也不是傻子,知道飞机的升力和飞机机翼面积成正比关系。他们认为增大机翼面积有益于增加飞机升力。
机翼面积经过不断增加,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既然要搭载雷达,那么飞机的进气道就不能是在飞机机头,而应该在飞机的两侧或者其他部位。
为此新战斗机的研发小组甚至调用了一架fzd―11(十一)战斗机,在安装了雷达后进行实际飞行试验。
经过试验,他们不但明确了自己的想法,还有了更深的体会。
第一,对喷气式飞机来说,在飞机座舱后部是油箱和发动机的情况下,飞机的机头是空置的,其空间大小足以放下雷达。
第二,雷达发射的雷达波对人体是有害的,要是让雷达位于飞行员的后面,那无异于实在暗中谋杀飞行员。
第三,飞机的机头最好不要用圆形,而应该用尖形。这样做有利于飞机划开前方的空气,变相提升了飞机的速度。
第四,两侧进气是十分可取的方式,但空气从机身两侧进入发动机对飞机发动机和机体本身的影响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