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篇之禹(续)(2/2)
“邑(今晋城市)东南二十五里太行山北有龙门峡,传为禹所凿,盖丹水所出之地”。【错錾沟】在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奥治村,相传为大禹治水的一处遗址。10衡漳禹迹
所谓“衡漳”即漳水“横流”的那一段,《水经注》记载:大禹治水,疏导黄河的水到达衡漳(今邱城东南),经邱城、雨(禹)庄、马头、古城营入广宗县境,东北流天津入海。雨庄(今县城南偏西10里)古为禹庄,故老相传,大禹治水曾在此居住。历史上黄河两次流经邱县,前后共计一千九百八十二年。[1]
11文物中
“大禹治水”不仅出现在大量的古籍当中。而且也同样出现在了文物中。当今可知有关大禹记载的文物除大量简文材料之外,还出现在已知的三件青铜器物上,如叔夷钟、秦公簋、遂公盨等。其中遂公盨的铭文更是记录了“大禹治水”,与尚书的内容也可相互参照。
2002年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叫“盨”的西周中期的盛水器,它的发现为我国三代时期的夏史实提供可靠的记载。器铭与《尚书.禹贡》的契合,加之具有浓厚西周的价值理念色彩,十分具有学术价值。
其文共九十八字,除末行外,他行铭文皆成匀称分布。铭曰:“天令(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显唯德,民好明德,任才天下,用厥邵好,益美懿德,康亡不懋。孝友盂(喻)明,经济好祀,无废心;好德婚媾,亦惟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绂录。永孚于宁。遂公曰:‘民惟克用,兹德亡诲。’”今文言之,大致是上古时候,天帝命令禹划分了九州之地。他行走于群山之中,砍木来勘分界址,并且疏浚了河川。至此根据九州,建立了不同征赋制度。上帝处在主宰的中心,监督着人世的德化之教。大禹为王后,享受着万民的拥戴。世人生生不息地繁衍,遵从着lún_lǐ纲常。我王怀着臣下的谦逊,所彰显的是德行;万民所崇尚的惟有美德。选择贤人来治理国家,邦内得以昌盛,美德予以了宣教,国事得以了执行。满怀着孝悌、友爱的心,没有任何的阴暗;经理天下注重祭祀上天,而不废弃;秉成德性,崇德礼婚,这也是协和于天下。敬畏先祖的英灵,行起消祸之祀,可使国家永保安宁。遂公说:“万民如果能够实行这样的德化,那就没有灾祸了!”
周人用“德”去掩饰奴隶制度的政治本质,是一种lún_lǐ政治。但透过它,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夏代的文化内涵。铭文的前两句几乎与《尚书序》中的“随山浚川”、《禹贡》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以及《皋陶谟》的记载,都极其吻合。夏商曾经因为没有实证,而为世人所怀疑。古史辩派的“历史层累”论更加认为夏王朝只是个传说。殷墟甲骨解决了商王朝的存在。而夏王朝存在吗?根据商代“有册有典”的记载与册典在甲文中的字形,我们毫无怀疑商代存在竹木简文字材料,然而年代的久远可能让它们消迹了,随之历史也无法真正得以还原。夏代也在神秘色彩下离我们远去!二里头的符号或许有些字形的痕迹,但它却不存在字词句的连贯性,因而夏文字依然是个迷。这件周代铭器的发现,有效的将禹从神话中脱颖而出,夏代有了最直接的文字描述。它解决了“大禹治水”问题,是国之重宝。有关解决三代历史的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上下求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