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篇之姬夷(?—前572)(2/2)
楚右军及郑军已溃不成军,而楚左军仍边退边战,直至天黑见星犹鼓勇不止。晋军在追击中俘楚公子茷,至日暮时进迫楚军于颍水北岸。楚共王以精锐之"王卒"奋力抵御,精于射艺的养由基连发两箭均射中晋卒,叔山冉抓晋卒以投而折车轼,晋军为之震慑,兼因天色已晚,乃停止进攻。双方激战整日,楚军虽失利,主力尚未大伤。是夜,楚军修缮兵器,补充兵卒,拟于明日再战。晋军更不示弱,故纵楚俘,将晋加紧备战,次日决胜的消息宣告于楚军。楚共王欲召子反商议应敌之策,及见子反醉酒不能议事,自料再战难于取胜;又恐援晋诸侯军于次日到达,楚以劣势之兵必受惨重损失,若吴国乘其敝而袭楚,则更有社稷之危,乃趁夜率军南撤。晋军于次日进入楚营,休整三日,尔后旋师。至战斗结束,仅齐军到达战场。楚军退至瑕,子反愧于失职而自杀。此役,楚在不利的战略形势下与晋展开决战已是失策,在有利的战场态势下未能抓住战机出击又是败着。唯楚共王“知难而退”,趁夜撤军,保全楚军主力,为明智之举。晋军根据楚军阵势及地形特点,当机决策,及时改变部署,灵活使用兵力,以典型的两翼攻击战法制胜,反映出春秋中期野战进攻战术的长足发展。而晋将战中修“礼”,未对楚军作彻底打击,固属春秋时代观念的局限,不足为训。3史书记载编辑《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二十一年,定王崩,子简王夷立。简王十三年,晋杀其君厉公,迎子周於周,立为悼公。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1]4诸侯年表编辑前585丙子周简王元年鲁成公六年秦桓公20年陈成公14年蔡景侯七年郑悼公二年宋共公四年楚共王六年齐顷公14年晋景公15年燕昭公二年卫定公四年曹宣公十年杞桓公52年吴寿梦二年前584丁丑周简王二年鲁成公七年秦桓公21年陈成公15年蔡景侯八年郑成公元年宋共公五年楚共王七年齐顷公15年晋景公16年燕昭公三年卫定公五年曹宣公11年杞桓公53年吴寿梦三年前583戊寅周简王三年鲁成公八年秦桓公22年陈成公16年蔡景侯九年郑成公二年宋共公六年楚共王八年齐顷公16年晋景公17年燕昭公四年卫定公六年曹宣公12年杞桓公54年吴寿梦四年前582己卯周简王四年鲁成公九年秦桓公23年陈成公17年蔡景侯十年郑成公三年宋共公七年楚共王九年齐顷公17年晋景公18年燕昭公五年卫定公七年曹宣公13年杞桓公55年吴寿梦五年前581庚辰周简王五年鲁成公十年秦桓公24年陈成公18年蔡景侯11年郑成公四年宋共公八年楚共王十年齐灵公元年晋景公19年燕昭公六年卫定公八年曹宣公14年杞桓公56年吴寿梦六年前580辛巳周简王六年鲁成公11年秦桓公25年陈成公19年蔡景侯12年郑成公五年宋共公九年楚共王11年齐灵公二年晋厉公元年燕昭公七年卫定公九年曹宣公15年杞桓公57年吴寿梦七年前579壬午周简王七年鲁成公12年秦桓公26年陈成公20年蔡景侯13年郑成公六年宋共公十年楚共王12年齐灵公三年晋厉公二年燕昭公八年卫定公十年曹宣公16年杞桓公58年吴寿梦八年前578癸未周简王八年鲁成公13年秦桓公27年陈成公21年蔡景侯14年郑成公七年宋共公11年楚共王13年齐灵公四年晋厉公三年燕昭公九年卫定公11年曹宣公17年杞桓公59年吴寿梦九年前577甲申周简王九年鲁成公14年秦桓公28年陈成公22年蔡景侯15年郑成公八年宋共公12年楚共王14年齐灵公五年晋厉公四年燕昭公十年卫定公12年曹成公元年杞桓公60年吴寿梦十年前576乙酉周简王十年鲁成公15年秦景公元年陈成公23年蔡景侯16年郑成公九年宋共公13年楚共王15年齐灵公六年晋厉公五年燕昭公11年卫献公元年曹成公元年杞桓公61年吴寿梦11年前575丙戌周简王11年鲁成公16年秦景公二年陈成公24年蔡景侯17年郑成公十年宋平公元年楚共王16年齐灵公七年晋厉公六年燕昭公12年卫献公二年曹成公元年杞桓公62年吴寿梦12年前574丁亥周简王12年鲁成公17年秦景公三年陈成公25年蔡景侯18年郑成公11年宋平公二年楚共王17年齐灵公八年晋厉公七年燕昭公13年卫献公三年曹成公元年杞桓公63年吴寿梦13年前573戊子周简王13年鲁成公18年秦景公四年陈成公26年蔡景侯19年郑成公12年宋平公三年楚共王18年齐灵公九年晋厉公八年燕武公元年卫献公四年曹成公元年杞桓公64年吴寿梦14年前572己丑周简王14年鲁襄公元年秦景公五年陈成公27年蔡景侯20年郑成公13年宋平公四年楚共王19年齐灵公十年晋悼公元年燕武公二年卫献公五年曹成公元年杞桓公65年吴寿梦15年状态提示: 君王篇之姬夷(?—前57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