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君王徐偃王(前992—前926年)(2/3)
较稳定,国力比较强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到了昭王和穆王统治时,西周王朝大肆对外侵犯,结果昭王南征,淹死在汉水,全军覆没;穆王西征,消耗了大量的财富,加剧了民族矛盾,加重了内部剥削。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甚为不满,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反对宗周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逾制。但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首先“僭越”称王,将31世的“封君”变成了“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据《汉·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尚有“欲霸上国”的雄心。《帝乡纪略》、《泗周志》等旧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徐偃王)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失,以为天瑞,乃僭称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这种“僭越”称王、“逾制”筑城的违规之举,只有统领三十六国、被东南的江淮地区众多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徐偃王才敢如此造次。不仅如此,徐偃王在都城外还建筑了他与宠妃的离宫的偃王夫人祷祀处梳妆楼。据旧志记载:“废皇城,在故城北里许,偃王时筑,盖离宫也。”“香城,在故城北里许,相传徐偃王夫人祷祀处。”在今泗洪县太平乡境内,废皇城遗志尚在,香城之名一直沿袭至今。穆王灭偃到周穆王时,由于徐偃王好行仁义,国力强盛,来归者日增,势力范围不断扩展。慑于徐偃王的威德,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宗遂北徙彭城武原山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见《元和郡县志》)。徐偃王弃国出走后,因他在当地很得民心,周穆王封其子宗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从宗开始,徐国又相传了十一世至章禹,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徐国被吴王阖庐所灭。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三代,历时千余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光辉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吴文化、徐文化和吴徐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韩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汉疑应作潢。)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淮南人间训》:“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二国。(陆疑应作割,下引《后汉书》同误。)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后汉书东夷传》:“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穆王得騄骥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即本此为说。此徐偃王之故事也。《史记正义》引《古史考》云:“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且王行有周卫,岂得救乱而独长驱,日行千里乎?此事非实。”崔述《丰镐考信录》亦辨此事,谓:“前乎穆王者,有鲁公之《费誓》,曰: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后乎穆王者,有宣王之《常武》,曰:震警徐方,徐方来庭。则是徐本戎也,与淮夷相倚为边患,叛服无常,其来久矣。非能行仁义以服诸侯,亦非因穆王远游而始为乱也。且楚文王立于周庄王之八年,上距共和之初已一百五十余年。自穆王至是不下三百年,而安能与之共伐徐乎?”今按谓荆文王伐徐者,韩非也。谓楚庄者,《淮南》也。谓周缪王者,《史记秦本纪》也。混《韩子》《史记》为一谈者,《后汉东夷传》也。缪王之事,不载于《周纪》而见诸《秦本纪》,此自秦人称其祖造父,欲神其技,大其功,因附会于偃王之事。《赵世家》又载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此本以著异闻,非以为信史。故灭之于《周纪》,而存之于两家。史公之意,至慎至显也。(马氏《绎史》亦云:“《史》称造父御王巡狩,见西王母。徐偃王反,日驰千里马,攻破之。岂王之贰车,遂足以制胜?抑六师之众,咸有此捷足哉?《史》不录于《周本纪》,亦不过杂采异说,以传疑。”此说发明史例,极为有见。余辨《史》载苏、张纵横传说之妄,亦用此例,参读《考辨》第九五。又按《檀弓》载徐大夫容居曰: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不知此驹王属何时,盖非行仁义之偃王可知。若谓今《秦纪》《赵世家》缪王故事,由徐驹王而来,则仍与徐偃王行仁义而见灭于楚者不同。盖徐偃王自与宋王偃有关,不必以徐驹王疑之也。)至楚文王时,考之《春秋传》及《楚世家》,均无徐偃王事。(楚成王伐徐,齐桓公救之,徐恃救而败,见《左传》僖十五年。徐为吴灭,徐子章羽奔楚,见《左传》昭三十年。)此状态提示: 徐国君王徐偃王(前992—前926年)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