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国君王邾文公(前665—前615在位)(1/1)
邾文公即曹蘧蒢。
邾文公(前?一前614年),名籧篨,是邾国比较有作为的国君之一,以德政著称,在位时间长达52年之久。
邾文公所处的时代,大国争霸,战争频繁。势单力薄的邾国夹在齐、楚、宋、鲁之间,经常受到战争威胁,尤其受鲁国的威胁更大,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为了应付这种局面,邾文公曾与宋等国结盟,共同对抗大国的侵犯。鲁僖公二十三年,邾国出师伐鲁,战于升陉。鲁国卑视邾国,不设武备而战,结果大败。邾国士兵获得鲁僖公的头盔,悬于城门之上,大灭了鲁国的威风。
前任:邾宪公
继任:邾定公
邾文公对邾国的最大贡献就是迁都。据《左传》记载,邾文公迁都于绎,卜史认为迁都“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文公表示:“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民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
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将邾国迁都于峄山之阳,是邾文公顺乎民心之举。但是卜辞上说,迁都有利于民,但是有害于君,会使君短命。当时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非常担心邾文公的身体,纷纷劝阻迁都,邾文公却说,上天树立了君,就是为了替民谋利,至于我的生命如何,这是天意,如果迁都有利于民,就迁吧。他毅然将国都由訾娄迁至峄山之阳。不久,邾文公真的病死了,这虽是巧合,时人却纷纷赞誉邾文公的贤良。邾文公能把人民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只要对人民有利,虽然有可能影响他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峄山之阳地理形势优越,易于防守;周围河流纵横,适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文公定都后,减轻了战乱威胁,邾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邾国定都峄山之阳,也奠定了邹县古代行政区划的基础。后人颂扬邾文公迁都功绩,留下了不少诗篇,并在峄山建了邾文公祠,以供后人奉祀。
现峄山之阳尚存邾国故城遗址,遗址内地势起伏不平,沟整纵横,城内窑址、房基、土冢随处可见,灰坑、瓦砾、陶片遍地皆是。近年来,故城内出土各类文物400余件,东周至秦汉时期的陶文3000余件。
1977年12月,邾国故城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