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中华古代名人录》

88读书网(88dshu.com)

首页 >> 中华古代名人录 () >> 君王篇之卫武公(前853——前758年)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dshu.com/66436/

君王篇之卫武公(前853——前758年)(2/4)

其人,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并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玄嚣:名挚,黄帝次子。

帝喾,一作告。传说中五帝之一。上古东方部落领袖,姓姬,号高辛氏。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在位70多年。《帝王世纪》:“帝喾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山海经》有帝俊。郭溪注以为即帝舜,王国维又以为即卜辞的高祖俊,郭沫若则认为帝俊、帝喾、帝舜为一人。

帝喾为黄帝的第四世,世系表是:黄帝(姬姓)—玄嚣—娇极—高辛(帝喾)

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故又名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周后稷,其母姜原,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足迹,踏之,践之而动如孕。生一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公刘是周部族的远祖,他生活的时代前人说法不一。据有关史料推测,至迟在夏朝末年,即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左右。从诗反映的内容判断,公刘的时代可能还是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阶段。他担负的职责,很象一位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在生产方面,当时已经脱离了原始游牧生活,开始走上了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并且在农业生产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这些都是可宝贵的历史资料。

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作为周王朝的奠基人,造就了文王、武王这样的贤明天子。

古公亶父,不但继承了前祖后稷、公刘的事业,而且还有所发扬光大。他为避开狄人攻扰,遂率领邻人南迁到了岐山山麓下的周原地区(今陕西岐山县),建立了新的诸侯国。因为地处周原,故姬族从此称周人,建立的国家称周王国,古公亶父称周太王,尔后开启了西周文武之盛,奠定了周王朝800年的帝王基业。

著称于世的周原,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距今西安市200华里。它北倚巍峨的岐山,南临滚滚东流的渭河,西侧有汧河,东侧有漆水河。从广义的范围讲,周原包括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的大部分地区,兼有宝鸡、眉县、乾县三县的小部分地区,东西长约7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岐山山脉绵亘东西,以西北诸峰为最高,山麓的平均海拔在900米左右,是周原北面的天然屏障。一般习惯所说的岐山,是指岐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箭括岭而言,这是岐山山脉中两个最高的峰,因两峰对峙,故名岐山。

古公亶父为何由邻迁居周原呢?有一段饶风有趣的传说。唐孔颖达疏《诗经·绵》篇引《庄子》与《吕氏春秋》说:"太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与之珠玉而不肯,狄人之求者土地也。太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请免吾乎?为吾臣与狄人臣,奚以异也!吾闻之,不以所养害所养。‘杖策而去,人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又《尚书大传·略说下》云:"狄人将攻,太王軎父召耆老而问焉,曰:‘狄何欲?‘耆老对曰:‘欲将菽粟财货!‘太王宜父曰:‘与之!‘每与而攻不免,太王宜父属耆老而问焉,曰:‘狄人又何欲乎?‘耆老对曰:‘又欲土地!‘太王亶父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太王父曰:‘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亡民也!‘耆?老对曰:‘君纵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太王亶父曰:‘宗庙,吾私也,不可以私害民!‘遂杖策而去,过梁山,邑岐山,周人束修奔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户之邑。"

古公定居岐山后,在改革的基础上,征得商王朝的认可,建立了新的周王国。据《竹书纪年》记载:"(商王)武乙六年,邡迁岐周。命周公宜父,赐以岐邑。"古公这段艰苦创业的历史,亦在《诗经·绵》里反映得很详尽。

周文王

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详。季历子。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

季历死后,其子周文王继位,他就是日后著名的周文王。他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

状态提示: 君王篇之卫武公(前853——前758年)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