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篇之卫文公(前659~前635在位)(5/6)
宫人,悉令从葬,为桓公殉葬死节者达数百人之多。齐国内乱后,国势陡然衰落,齐国霸业告终。后人赋诗叹齐桓公曰:追南逐北傲世雄,尊王攘夷屡建功。
一朝撒手归西去,齐国霸业便告终。
因卫国收留了来卫避难的公子元,齐国与卫国反目成仇。邢国与齐国地域相邻,两国隔河而望,是世代联姻的盟国,关系十分密切。齐卫反目,当时国势已经衰落的邢国毅然站在了齐国这一边。公元前642年冬,邢人借口卫国曾经跟随宋国攻打过盟友齐国,勾结狄人合兵讨伐卫国。大军包围了卫邑菟圃并猛烈攻打,当时狄人兵势强劲,卫国国力不足。卫文公召集叔父兄弟及诸位大臣商议,动员国内所有力量奋力抗敌,他对大家说:“谁能击退邢狄,平息骚乱,保卫国家安全,寡人将以国让之。”众人明白卫文公的意思,都推说自己没那份能力,并纷纷劝说卫文公亲自率兵御敌,全力抗击邢狄的侵略,同时还表示愿意听从君侯的号令,跟随他前往菟圃抵御强敌,誓死保卫国家的安全。于是,卫文公就大选车徒,誓师訾娄,率师北伐。卫国将士奋勇争先,誓报亡国之仇。哀兵必胜,邢狄军队抵挡不住卫人的猛烈反击,狼狈窜回国内。
公元前641年秋,卫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大夫宁速向卫文公建议道:“昔周武王时,周室大饥,克纣而年丰。今邢君无道,诸侯无伯,或许是天命卫国讨伐邢人吧。”卫文公采纳了宁速的建议,决定兴师讨伐邢国,以报邢人勾结狄人围攻菟圃之仇。卫师开赴邢国,一番烧杀掳掠,而后返回国内,凑巧天也降了大雨,卫国旱情遂解。这次讨伐仅只是一次骚扰,并没有给邢国造成重创。公元前640年,齐国召集狄人在邢国夷仪会盟,并为邢国攻打卫国出谋划策,齐国的参与加重了卫国危机感,卫文公深感忧虑。正是因为齐孝公的倒行逆施,才导致了自卫文公以后的卫国百年亲晋。
齐桓公死后,诸侯无伯,齐国国内五子争国,内乱不已,国势陡然衰落,卫文公决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攻打邢国。公元前636年冬,卫文公召集文武群臣,商议讨伐邢国的事宜,大夫礼至向卫文公建议说:“攻城而不得守,邢国不可得也。臣至请与昆弟奔往邢国,以作内应。”卫文公采纳了他的意见,就派礼至和他的弟弟一同到邢国夷仪充当卧底,这是有史以来记载最早的图谋颠覆他国政权的一桩政治间谍案。邢国曾长期抗击狄人侵扰中原,国力消耗很大,到春秋末期,邢国已衰落成弱国,狄人建立的中山国曾多次讨伐邢国,邢国几乎灭亡,虽有齐桓公帮助筑城夷仪,此时也只剩下夷仪这弹丸之地。邢元公见二礼投奔自己,内心非常欣慰,就拜礼至为邢国大夫。
是年,郑国攻入滑国,滑国表示顺服,可郑军刚刚撤走,滑国就倒向了卫国的怀抱,郑国公子士洩、堵俞弥率师再度伐滑。周襄王派伯服、游孙伯了两位大夫出使郑国,为滑国说情,但郑文公姬捷怨周惠王不赐予郑厉公爵位,又怨恨周襄王赐予了卫滑两国国君爵位,还认为滑国附卫是受周襄王指使的缘故,因而怀恨在心,遂不听襄王之命,并拘执了天子的两位使臣。周襄王闻之大怒,就邀请狄人攻打郑国。周大夫富辰百般劝阻,周襄王不听。狄人攻入郑国,夺取了郑国的栎邑,为周襄王出了一口恶气。周襄王很感激狄人的帮助,还不顾群臣劝阻与反对,娶了狄女为后,狄人进入了王室。次年,周襄王因故黜免了狄后,狄人攻打襄王,杀谭伯,襄王出奔郑国。公子带自立为王,娶襄王黜免的狄后为妻,使之居于温地。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向晋国告急,晋文公起兵助周襄王姬郑,而攻其弟公子带,公子带被杀,周襄王将阳樊、原、温、攒茅等地赐给了晋国,晋遂有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之地。
翌年春,卫文公再次兴师讨伐邢国,大军兵临城下,邢国宰相国子率领属下巡察夷仪防务,礼至兄弟随同巡查。他们屏退了众人,陪同在国子左右,在国子登上城墙时,二兄弟趁机挟持了国子,把他扔到城外头摔死了。正月二十日,卫国军队攻入邢国都城夷仪,灭掉了同姓邢国,并把夷仪之地纳入了卫国版图。从邢朋叔得国到邢元公亡国,邢国共传二十世,前后历五百余年。邢国灭亡后,礼至在其铜器上做铭文说:“余掖杀国子,莫余敢止。”宋人吕祖谦在《东莱博议·卫礼至杀邢国子》曾云:“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彰示后。”卫文公虽然灭掉了邢国,却背了个灭掉同宗的骂名,史书记载:“卫灭同宗,春秋无义战。”卫文公也因此得到了“毁”这个中国历史少有的几个否定性的谥号。后人赋诗说邢侯曰:
亡国之耻怎能忘,为伐同宗结虎狼?
冤冤相报数年后,菟蒲之围惹祸殃!
公元前635年四月,卫文公病死,享国共25年。卫文公死后,他的儿子姬郑即位,是为卫成公,卫国第二十一任国君。卫成公即位后,立即刮起外交旋风,与邻国缔结同盟,寻求睦邻友好关系。是年十二月,卫成公与鲁僖公在卫国的洮地会盟,以修卫文公时期两国旧好,同时征会于莒国,并结为同盟,盟曰:“互不侵犯对方国土,遇到诸侯讨伐,三国互为救援,共同出兵御敌。”莒国,位于山东莒县一带,子爵,赢姓,为著名氏族部
第5页完,继续看下一页